转眼间,唐羽再度给李佑送来了五六万援军。
更是扩编了七八万。
这实在是令人费解。
这么小的地盘能养出三四十万的军队,而且关键时刻还能再度扩军。
难道是拉丁?
那还真不是。
也不是因为什么天命,百姓众望所归,踊跃参军。
而是超出这个时代的基层动员能力以及基本不存在喝兵血的事情。
基层方面,已经把权力下到了各村各寨。
组织民夫向前线的运粮的能力大大增强。
另外的方面。
虽然赋税不高,然而各级官员分润的少。
大头兵的军饷每月都是足额发放。
抢夺的战利品统一收取,然后按照价值的六成给士兵本人。
因为受伤不能继续当兵的话,一次性给予六个月的军饷以及五亩地。
阵亡的,一次性给家属两年的军饷,以及20亩土地。
所以竖起招兵旗,就有当兵人。
有人问为啥不给这些兵士灌输思想,让他们为信仰作战?
得了吧。
这时代识字率很低,这些朴实的士兵根本听不进去。
李佑倒是想搞他那套,但是连百分百忠诚的黄风也不能理解。
拉了他上了受命坛。
根本行不通。
只有等夺取天下了,提高识字率,再来谈这些问题。
而且能让士兵吃饱饭还有伤亡的保障,那已经是领先全球的水平了。
在这方面,人类一样是如此人间真实。
比如我大明天下无敌。
但是就是喜欢喝兵血。
明末,“蓟三协南营兵,戚继光所募也,调攻朝鲜,撤还,道石门,鼓噪,挟增月饷。保诱令赴演武场,击之,杀数百人,以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