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淑妃没有王皇后显赫的家世,正是一个好的工具人。
李治故意去长孙无忌家跟他商量,舅舅不同意这个事。
李治说那不如废王立武?
长孙无忌更不同意了。
那既然舅舅不同意。
那就太好了。
于是六月初,李治宣旨召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韩瑗入内殿,貌似有要事相商。
果然开场就提了起来。
说什么都要废了王皇后,“王皇后没有儿子,萧淑妃有儿子,我想立萧淑为皇后,你看怎么样啊。”
老江湖褚遂良嗅到了其中的意味,为了长孙无忌集团的利益,他决定打头阵,拼个鱼死网破,说什么都不能让步:“遂良起于茅茨,无汗马之劳,致位至此,且受顾托,不以死争之,何以下见先帝!”
长孙无忌表示褚遂良是我的发言人,他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
褚遂良继续说话了,说皇后出生名门,又没有过错,还是先帝给您娶得,“臣不敢曲从陛下,上违先帝之命。”
事事拿父皇来压我,是不是一辈子只能生活在他的阴影下双方不欢而散。
第二天又说起这件事,褚遂良又说换皇后也可以,但应该换个名门之后。
褚遂良越讲越激动,一个劲的叩头,扬言道:“还陛下笏,乞放归田里。”
李治听后大怒,简直就是跪着抗旨啊,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皇帝!
想要杀了褚遂良。
长孙无忌忙言:“遂良受先朝顾命,有罪不可加刑。”
褚遂良是老同志,不能用刑。
李治面上十分恼怒,其实内心乐开了花。
已经表明了态度,却还是被人阻拦。
长孙无忌飞扬跋扈,教皇帝做事。
已经无法无天了。
再动手,天下人也不会苛责我。
看到“急先锋”褚遂良这么拼命,跟他同属一个阵营的韩瑗也不甘落后,他劝谏李治不要废王立萧的时候,声泪俱下,李治不置可否。
第三天又谏,把萧淑妃和武媚娘比作褒姒、妲己,红颜祸水。
只是长孙无忌不明白,军权才是最重要的。
随着李勣的被俘,他又把军权交给了李道宗。
自以为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