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每周会打电话给她,没有了身体的触碰,他们可以交流的话题变得贫乏,甚至无趣。
她就像一朵被囚禁在玻璃瓶里甚至连水都没有的枯萎玫瑰。
直到每周都有一个年轻人来为女画家送东西,他英俊幽默,会欣赏她的画作,成为她的模特,他为她讲述外面的世界,然后他们理所当然地爆发出了激情,跨过了那道不该跨越的界限。
女画家不再需要温柔,她更想要强烈的力量感让她知道自己还活着。
姜若棠看到这里,心里涌起一阵莫名的惶恐。
是不是在陆归帆的心里,自己也会像这位画家一样,需要激情来刺激麻木的神经,需要疯狂分泌的多巴胺来保持旺盛的创作和人生的价值。
姜若棠忽然后悔了,他不该和陆归帆来看这样的电影。
才十八岁的陆归帆,并没有经历过人生的沉浮,他的观念也许是传统的,认为爱一个人就是从一而终的责任感,在他的世界里,婚姻也是逻辑的系统。
太过于沉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许会让他对姜若棠完全失去信任。
就在这个时候,搭在自己肩头的那只手抬了起来。
就在姜若棠以为对方的手即将离开的时候,陆归帆却只是轻轻扣着他的脑袋,然后凑在他的耳边说:“你是不是在瞎想什么?”
“啊?没……没有啊……”
“大画家姜若棠,即便没有爱情,也能独自优雅地在艺术道路上走下去。”
陆归帆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姜若棠的耳朵顿时开始发烫。
“所以不要拿自己去类比电影里的角色,你一直都是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的人,哪怕真的成为了瓶中的玫瑰花,也会面向太阳寻找自己的价值。”
姜若棠以为陆归帆不是这种心思细腻的人,但没有想到他把自己看得通透。
知道陆归帆不会因为一部电影而对自己产生偏见,姜若棠深吸一口气,抬起头来,继续看着屏幕。
只是他不知道,陆归帆正侧着脸,十分专注地看着他。
女画家重新焕发出生命力,她的画作变得明亮活泼,她开始打扮自己,期盼着每周那位年轻人的到来。
然而,那位年轻人失踪了。
直到她接到了丈夫的电话,对方用冰冷的语气告诉她,那位年轻人已经死了,因为他是敌方派来的间谍。
女画家顿时陷入了绝望,她抹掉了自己的口红,砸碎了花瓶,不顾一切地要冲出那个囚禁自己的房间,冲向街道,然后被保护她的人找到,送回房间里。
她开始了对数学家的报复,邀请保护自己的人进来晚餐,跳舞,然后当这个人被换掉,她会再邀请下一个。
在她的画作里,曾经温柔的丈夫变成了面目可憎的雨夜魔鬼。
然而数学家依旧每周给她打电话,问她过得怎么样,而她会用漫不经心的语气说着自己和某某跳舞,和某某一起喝酒聊天……
保护她的人换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战争进入了尾声。
她麻木地接到了来自丈夫的电话,她以为对方即将得胜归来,而自己对他的折磨没有任何意义。
但是数学家却在电话里对她说:“其实我知道,你从来都没有真的爱过我。你只是为了复仇而来,你是我那位好友的未婚妻。我在他的怀表里见过你的照片。他被捕之前,担心你会被连累,所以把怀表偷偷藏进了我的口袋里。”
这对于那位画家来说,是完全没有想到的结果。
“一切动机都能用逻辑来解释,包括爱情。你用特别的方式打乱我的生活,让我的多巴胺疯狂分泌,你成功让我陷入爱河,给了我最大的激情,然后用背叛来刺伤我。你用你最引以为傲的情绪来操纵我,然后你成功了。”
也就是说,从头到尾女画家的报复计划,数学家就看得一清二楚。
“收拾好你的东西,半个小时之后我的学生会去找你,带你乘船离开这个国家。你已经完成了你的复仇,我很爱你,但我永远不会真正拥有你。所以,我会放你自由……在这之后过好你自己的人生。”
女画家被送上了船,数学家的学生送给了她一本书,那是数学家的一本理论著作,而翻开的第一页就是数学家的手写字:Loveiscolderthanlogic(爱比逻辑更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