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好福气,刚满月就得到太后老祖宗的赏赐。」
杨家上下一片和乐融融。
因为宋夫人的到来,杨家本定了二十多席的席面,陆陆续续加到了四十桌,本来告知有事不能来的夫人们,都携儿带女的过来了。
三公主丶杨夫人笑弯了眼睛,围着国公夫人说着吉祥话。
人群中,宋初语的目光落在坐着的孟夫人身上,孟夫人是在场除了母亲之外第二重要的人,她很安静的坐着,穿着最新的锦缎绣纹对襟小坎,头上朱钗点缀,年长的痕迹落在眉宇间一点不显老气,反而优雅从容更添贵气。
宋初语看向她一旁坐着的孟娇娘。
孟娇娘正和小姐妹说话,笑容得体大方。
宋初语看着她,突然间升起另一种想法,为什么非让她成婚呢?她比她母亲更加从容,和小姐妹说话时,神色中带着超然物外的舒适。
宋初语很难想像,这样的女孩子,后来会被夫家磋磨的没了光彩,宋初语更想问,她将那些磋磨看在眼里了吗?面对不公,她该多么怜悯那些人的愚昧,可碍于身份,她竟然在愚昧中无法反抗。
好在后来的她仕途光明丶一片坦途丶敢爱敢恨丶轰轰烈烈过。
这样的女子,值得世间最好的男子吧,更或许,世间哪个男子配的上她的这份从容舒适。
宋初语想起上一次见她,她毫不犹豫的将手中的绢花放在曹昭字迹难看的风筝上,那时候她也像现在一样,无惧周围人的目光,或者说,她比自己更慧眼识珠,第一眼就看中了林清远。
林清远啊,宋初语想起上辈子一些传闻,真真假假,扑朔迷离,而与自己知道林清远上辈子的事所以对他另眼相看不同,孟娇娘是一眼相中。
就像上一世她也跟在林清远的阵营,不曾退后一步,如果不是世俗眼光,不是身份悬殊,他们两人是不是该在一起?
上辈子,宋初语也听过他们两人的传闻,虽然不清楚为什么林清远没有跟她在一起。
但不可否认,宋初语觉得孟姑娘是一个很有魅力的女子,她甚至不应该考虑将她嫁给谁,因为她应该有更广阔的天地。
可惜,世道束缚了她的翅膀,宋初语想打开她的翅膀……
孟娇娘察觉到有人看她,抬头看过去。
宋初语笑了,态度诚恳的对她颔首,为现在的她,也为上辈子的她。
孟娇娘错愕了一瞬,隔着人群,微微回礼:安国郡主啊,一如既往的让人羡慕,即便别人议论也背脊挺直。
宋初语笑。
孟娇娘也笑,她想起上次见郡主时,她和自己一样将绢花别在了字迹难看的风筝之上,那上面的诗她现在也记得。不可否认那只风筝上的字迹真的很难看,但诗写的也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