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兰芝其实是一个典型的不会养孩子的反面案例。
她一直都是富养儿子穷养女儿,这种穷和富不光体现物质上,也是精神上的,包括注意力的分配,关爱分配都会偏向儿子那方,富养儿很容易把儿子给养废。
顾青檀能守住本分,没有恃宠而骄,变成骄奢淫逸的纨绔子弟,已经算是难得。
他在顾氏上班的之前那段时间,也非常苦恼,毕竟一个二十多的男人,还这样被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着,或者说,控制着,每天跟她待在一起,就连私人空间也没有多少。
而穷养女,则会让女儿陷入焦虑中。
顾幽篁小的时候就感觉自己一点也不受宠,简直就跟旧社会的童养媳一样,反倒是一个“外人”获得了母亲的爱
那个时候,全家人都不知道他们其实是有血缘关系的,是真正的亲人。
顾幽篁也一直以为母亲她只是“重男轻女”,所以才会偏爱弟弟,对她更严格一些。
这一切都是有先例的。
顾兰芝小时候也从未从她的母亲那里得到过具有共情,或者同理心的爱。
她自己也是家庭的受害者。
一切都是因为弄丢了弟弟,顾父顾母虽然没有因此过分苛责小顾兰芝,但对女儿的态度也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几乎从亲人变成了陌生人。
从那以后,他们经常不回家住,倒并不是因为工作忙,只是害怕回家,不想见到女儿……
童年受到的创伤也是会在代际之间传递的,这就是所谓的家族创伤,宿命的安排。
渐渐地顾兰芝也活成了母亲的样子,用母亲的对待她的方式来对待女儿,用她对待弟弟的方式来对待儿子,这似乎又是一种重演,一个轮回。
但是像是重男轻女,偏心,不公平,乃至于限制子女的婚姻自由……这些其实都是属于封建家长的做派。
事情本不必如此,痛苦和折磨并不是需要一份继承的遗产。
……
对于母亲的打压,顾幽篁其实已经习惯了,她很早之前就学会了自我排解,学会了如何弟弟身上把缺失的那部分感情需要找补回来。
说真的,如果不是弟弟一直对她无条件的好,有求必应百依百顺,她觉得自己说不准会留下童年阴影。
现在她的想法就是,一定要好好做出一番成绩来,不说狠狠地打妈妈的脸,也要堵住她的嘴!
顾幽篁朝墙上瞥了一眼,那里悬挂的时钟指向十一点二十分。
“妈,是不是该吃饭了?”
顾兰芝闻言放下手里的鼠标,揉了揉眉心,“嗯,下去吃吧。”随后把秘书招了过来,吩咐了几句,让她先去准备,接着又望向女儿,“你去叫小夏一起吃饭。”
顾幽篁有点惊讶的看了妈妈一眼,抿着嘴,有些不高兴。
“妈,我都不知道你带那个夏望舒来干什么。”接着,又忍不住小声抱怨了一句,“看到她就不舒服……”
“那是因为你觉得她抢了你弟弟,”顾兰芝顿了顿,“换成其他女人,你也会不舒服。”
顾幽篁也觉得妈妈说得很对,凭什么她心爱的弟弟要娶别的女人?
反正他们又没有血缘关系,娶她做老婆不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