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不用想。
“福祸相依,有舍终有得,诚如你先前与宣王妃所言,怎么选都会有遗憾。”
骆峋抚着她的背脊,放缓了声音。
“若你仍觉自己有错,不妨想想若你当初选择去淮安,途中又会经历什么。
你可能像顺利抵京那般顺利到达淮安,你可能保证这途中不会生变,你可知运道也会在那一路庇护你?”
不得不说,有些事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槛儿只顾设想当初换一个选择,却没想过换一个选择她可能会面临什么。
是了。
就算她当时知道了大姨家在何处,选择去淮安,也不一定就能找到他们。
路上遇上任何事都有可能。
更甚者,她会比在宫里遭遇的一切更惨。
所以她现在的自省与假设从根本上便不合理,不成立,人生也没什么如果。
槛儿从太子怀里抬起头。
不久前跟大姨他们叙旧时,表哥说是海顺在几天前先找去了他们家。
槛儿便看着太子。
带着鼻音道:“表哥说他在鹿鸣宴上向您委婉提过我的名字,是不是就是您问我可还有其他亲人的那天?”
“嗯。”
骆峋应了一声。
从袖中掏出帕子拭去她脸上的泪。
“我当时都没听出什么问题来,”槛儿吸了吸鼻子,没忍住笑了一下。
骆峋:“不想你白欢喜一场。”
“不会白欢喜。”
槛儿道。
“就算弄错了,可我知道殿下惦着我的事,在为我考虑,便不是白欢喜。”
说着,她又笑了一声。
“没想到会这么巧,阿奶他们居然在万寿节那晚到的京城,据说表哥能来京投考还是受了慎王爷提点。”
说着,槛儿忽然灵机一动。
之前大姨他们跟她说这事时,她一门心思听他们说话,没多想别的。
这会儿回过头来槛儿便发现了一件事,那便是元隆帝派慎王去淮安这事儿。
上辈子没发生过。
虽说上辈子这时候槛儿没什么机会得知前朝的事,可一些大事后宅这边或多或少也能听到些风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像是后院的一些管事太监、嬷嬷。
或是奉命去内务府办事的宫人在外面听到了什么,便会将消息带回来。
小福子出去转一圈,就能带回一些零碎消息,而因着事关灾情和几个皇子。
所以槛儿对这件事印象不算浅,她能确定上辈子元隆帝没派慎王去淮安。
如此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