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她行动不便,手中又没有权,想让人调查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愈发让她陷入了焦躁中。
伴随着这种焦躁,一个月过去了。
这期间宫里众人没有持续把注意力放在宋良娣的娘家人身上。
毕竟宫里这么多贵人主子呢。
大伙儿要做的事多着呢,哪有心思一连个把月只顾盯着东宫的侧妃呢。
但这中间却是时不时便会有一些零碎消息,在宫人之间传来传去。
如同毛毛雨,一会儿下一点一会儿下点,下着下着哪儿哪儿都打湿了。
譬如宋家具体有哪些人。
宋良娣和她外祖父母、大姨是怎么错过的,宋良娣为什么进宫当了宫女。
卖了宋良娣的舅舅舅母又如何。
等等。
其中有的消息是有些妃嫔想方设法查出来的,有的则是各处有路子的掌事太监、嬷嬷打听出来的。
他们并不知,他们查来的消息其实是太子安排人在宫里宫外透露的。
自然而然地开个口子,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理清。
可比刻意大张旗鼓地公布“宋良娣是有娘家的”来得更合情合理。
当然,“今年顺天府乡试的亚元便是宋良娣的表哥,不及十八岁少年英才”这个消息也跟着传开了。
此事倒是引起了一场小小的震动,不仅是后宫,前朝也谈论了两三天。
姜存简为此又在城里被议论了几日,炸子桥胡同那几天都很热闹。
百姓们没事就跑去瞧热闹。
想看看太子侧妃的表哥,十七岁的亚元长啥样,亦或是他们也去沾沾光。
不过,这层关系的公开带来的影响不尽是正面的,自然有那阴谋论的。
譬如质疑姜存简这个亚元的真实性。
尤其他此前考试非但一个案首不曾夺得,相反每回考试名次都不甚理想。
淮安府当地也没什么有关他学问好的传闻,倒是有人查到他的倒霉体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个没取得过什么亮眼成绩的倒霉秀才,到了京城一举夺得亚元?
这事怎么看怎么蹊跷啊。
宋良娣真是最近才跟娘家人相认的?太子真没在顺天府乡试中做什么?
宋良娣表哥的这个亚元不会有什么猫腻吧?
问题接二连三。
在有心人的引导下,宫里宫外信的人还不少,甚至有本届落榜秀才聚集在贡院门前要求朝廷给个说法。
把宋芳禾给气得。
要不是考虑到不能给槛儿和儿子惹事,她好悬没抄起擀面杖给那些人一通揍。
自己没考上就抹黑别人。
这根本就是嫉妒!
慎王也给气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