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开丧良心的舅舅舅母不提,宋良娣竟不是孤女,是有其他娘家人的!
人还就在京城!
据说昨儿宋良娣的外祖母跟大姨,经太子特许进宫陪了宋良娣一整天!
随着沈老太母女俩昨日进出东宫,又过了一个晚上,整个东宫后院都知道了宋良娣有娘家人这件事了。
甚至消息传到了后宫。
一些听说过宋良娣身世的人都不禁纳闷起来,宋良娣是被她舅舅舅母给卖了的这件事他们已经知道了。
可说起来那宋良娣是以孤女身份进的宫吧,身契不是都签的死契?
怎么又有别的娘家人了?
既然有家人,那为什么宋良娣早年是以孤女的身份入宫签了死契?
话又说回来。
当年内务府采选宫女的人,怎么没查出宋良娣的舅舅舅母以及其他家人?
大伙儿不知实情。
自然不知道当年采选宫人的人除了去鸭嘴屯核实过槛儿的身份,其实是跑了一趟宿松县大山坳子乡的。
只不过那人遇上了跟槛儿一样的情况。
便是听村里人说槛儿的外祖父母没了,她大姨在那些人口中一会儿嫁了这个地方,一会儿嫁了那个地方。
县衙新建了人员册籍,但不少人的都没补上,很多事情自然便查不到。
再者说,每年采选的宫人那么多。
内务府不可能在一个人身上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派人全国各地到处跑。
反正据鸭嘴屯和大山坳子乡的人的证词,能证明宋槛儿是良家女即可。
也因此,内务府的册籍上是按着槛儿所述记录的,之后也没人再管这事。
当然,这些事其他人暂时无从得知。
以至于宋良娣有娘家人这事看似不是什么大事,却在东宫后院和后宫的宫人之间掀起了一阵不小的风浪。
消息自然而然传到各个主子耳中。
就如槛儿之前在马车上考虑到的那样,后宫妃嫔之中不少人都在猜是不是太子在为他那宠妾造势。
刻意弄的这一出,以此来抬高他那妾的出身,亦或是有更深一步的打算。
举凡是东宫的事,历来都会被无限放大。
于是有人趁请安之际到裴皇后跟前探听虚实,总想着抓太子的把柄。
裴皇后提前从儿子那儿得知了槛儿家的情况,对槛儿倒是又多了几分心疼。
沈老太母女能进宫,也是她事先点了头的。
面对某些人的试探,裴皇后懒得解释,直接让她们自个儿下去查,又撂下一句“查出问题算你们本事”。
显然,这是在表示她早洞悉了某些人的小心思,也是她一贯的行事风格。
被戳穿心思的人当场脸红一阵青一阵。
之后有的讪讪打消了念头,有的则真动用手里的人脉开始各种调查。
郑明芷在东宫闹出流言的那次便担心过一次,担心照太子会色令智昏。
有朝一日把那姓宋的扶正。
也因此当她听霜月说宋良娣的娘家人进了宫,其人就在京城等等消息时。
郑明芷不安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