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听着他不骄不躁的声音,满意地点点头:“听你阿娘说你要改良造纸工艺,有想法就实施,很不错。”
“阿爷谬赞了,孩儿只是想试试罢了。”
李承乾委婉地笑了笑,毕竟纸还没造出来,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纸造出来有用。
两人聊着天,长孙皇后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走了出来。
“乾儿,这造纸之事,你可有把握?”
“阿娘,孩儿有把握!”
李承乾看向老妈,斩钉截铁道。
有工艺有图纸有原料,还有这么多工人实验,如果还不能成,那这智障系统就可以扔了,自己也没必要当这个太子了,趁早辞了算了。
穿越一场连个纸都造不出来,多丢人呐。
可惜了当年学的是外语专业,出国这么多年,什么也不会,不然现在也不至于造个纸还得根据步骤来。
李世民听到这话,再次笑了起来。
“那就好,乾儿刚刚册封太子,就能改良造纸工艺,对大唐来说,乃是天降祥瑞,届时你这太子之位必将稳如泰山,不可撼动!”
说话间,他一脸骄傲地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他知道自家大儿子不是信口开河之人,既然说有把握,那必定能完成。
这么小的孩子,不仅能简单地批阅奏折,还能改良造纸工艺,恐怕不是“神童”
二字可以比拟的。
直接说是文曲星下凡也不为过啊!
只是,李世民并不知道,他这天曲星下凡的太子,之所以这么急切地造纸,更多的还是为了“擦拭”
方便,舒适,干净,便捷……
李承乾低调的笑了笑:“阿爷,孩儿这纸还没造出来,还是不要大肆宣扬,万一没成功,那就丢人了。”
“哈哈,吾儿机敏,放心吧,为父金口玉言,不是那大肆宣扬的人。”
李世民笑着答应,李承乾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两人其乐融融的一起吃了饭,才施施然地离开。
只是后来李承乾才明白,他这便宜老爹所谓的天子金口,简直就如放屁一般。
李承乾刚走,李世民就直接赶走了小李泰,随即把长孙皇后簇拥入怀。
“观音婢,你说吾儿难道真是天才?”
“天才?”
长孙皇后翻了个白眼,“二郎为何如此笃定?”
说话间,她心下有些无语,八岁孩子改良造纸术,这父子俩,一个真敢吹,一个真敢信,结果可还没出来呢。
她知道,李世民已经开始考虑宣扬自家傻大儿那天才之名了。
“乾儿八岁,第一次翻阅奏折,便能直接批阅,又有信心改良造纸工艺,虽然不知道能改良多好,但既然是改良,那必定会提高产量。”
“如此,还不算天才吗?”
李世民嘴角勾起,“当年朕年幼时在整个太原城,也是风头无两,天才之名太原无人不知,如今吾儿既为太子,天才一些也无不可。”
长孙皇后看着他自吹自擂,眼神打量着他,宠溺地笑了起来。
别人不知道,自己还不清楚吗?太上皇当年是太原留守,他的儿子不是天才,那还能是谁?
如今你是皇帝,你说你儿子是天才,那谁敢说不是?
见她不说话,李世民还想说什么,长孙皇后连忙拦了下来。
“二郎说的是,乾儿机敏有乃父之风,只是要大肆宣扬,是否要等到乾儿的造纸出结果再看?”
“不必了,朕相信乾儿,既已有把握,大肆宣扬又如何?更何况,改良造纸不是一朝一夕能成,若是不成,朕召集天下工匠帮他便是!”
李世民自信一笑,儿子不行还有自己呢,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