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皇后贤德,陛下的子嗣,何需太后来操心。
皇后没想到太后竟然当众下她脸面,心中不愉,却也只能立马起身认错。
“是臣妾无能,让母后操心,臣妾实在是……”
说着就猛烈咳嗽起来,马上就能晕厥过去一般。
幸而身边有侍女急忙喂她服下一颗药丸才好过来。
太后看了她一眼,“哀家也不是责怪你,你身体不好,无法兼顾也是寻常。
哀家会让德妃为你多多分担的。”
皇后面上挂着清泪,一幅大度孝顺的模样。
“多谢母后。”
见此情景,又有宗亲同情起皇后来。
连带着对淑嫔观感不好。
杨佩宁则看向那女子,“原来是李妹妹,你入宫前,本宫便养胎赋闲在倚华宫,甚少出门。
后来几次椒房宫拜见,也总不见妹妹身影,难怪不认得。
妹妹可是生病了?”
李才人怔愣在原地,不知如何应答。
她自然是没生病,可总不能说,她是因为身份不够才没能去椒房宫给皇后请安的吧?
常年少话的德妃这时候开了口。
“看李才人珠圆玉润,想来是不曾染上什么病疾的。
只是皇后娘娘病中不宜吵嚷,又心疼诸位姐妹,便只叫婕妤以上嫔妃每日至椒房宫问安罢了。
就连淑嫔,皇后娘娘也只叫初一十五请安,很是照顾。”
德妃自然不是替皇后说话。
而是告诉众人,皇后就算有病在身还是执着于让嫔妃每日请安的折腾,就连有孕嫔妃也不放过,她也并不如表面那般慈眉善目。
众宗亲都是聪明人,哪里听不出话外之意。
瞬间面色复杂,开始推杯换盏地喝起酒来。
果然,能入后宫的就没有省油的灯。
他们同情个什么劲?到头来别做了别人的刀才好。
杨佩宁听了德妃的话则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难怪本宫至今不识李才人。”
说完,她脸色冷了下来,“李才人倒是像十分了解本宫一般,一见到本宫便言本宫仇恨舒宝林,有碍后宫和睦,如此大的帽子,可真是叫本宫担当不起。”
德妃冷哼,“要舒宝林降位禁足的旨意是陛下下的,江嫔和李才人与其诘责淑嫔,不如亲自去求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