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9章
“娘娘,皇上会不会看出来什么?”
“慌什么,皇上光皇子就三十几个,老十九他从出生就没有看过几次,更何况一个已经死了母妃的皇子。”
德妃心中紧张,明面上却还要维持她皇贵妃的形象,呵斥下人的同时还保持着一副端庄的仪态。
宫女闻言不敢再言论什么,只管着做好她分内之事。
好在皇帝并未看出什么,只若有所思道:“的确像宋将军多一些。”
“曾祖母也常常同草民如此说。”
宋玉徽不急不躁,并未因皇帝冷凝的目光而有所害怕,而是表现得过于从容冷静。
然对皇帝而言,对方是宋聿珩的次子,他自然不能重用,不过这三甲及第,状元之名又是实至名归的,他总要按照往年惯例给宋玉徽安排个官位。
官位大了不好小了也容易引起非议,热的朝臣寒心。
“翰林院如今可有空缺?”
“有,从六品修撰,空缺一人。”
“那就你吧。”
皇帝指着宋玉徽,将他安排到翰林院去,宋玉徽跪地叩首,谢主隆恩。
如此,他便算是正式入朝为官了。
其余人拟好奏章以后,皇帝便显得有些困乏了。
“都下去吧,朕也乏了。”
“臣等遵命。”
皇帝安排了赵总管带路,将三位带到他们所任职之处。
一场看似充斥着危机的风波总算是过去了,宋玉徽也成功入朝为官。
京中朝野上下皆惊叹,谁都没有想到高中状元之人是一个年仅十岁的孩子,是大越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年仅十岁连中三元的状元。
从宋玉徽看着宋家被欺负开始,他便不再掩藏锋芒,而是将他的聪慧才智全部暴露在人前。
眼前这一幕,是他期许很久的。
因着他年岁过小,皇帝便将他留在了翰林院做官,给了个修撰从六品的官职。
宋玉徽对此并无异议。
出了朝堂,已经有人先一步想要结实宋玉徽。
一个孩子或许好糊弄,但一朝的状元郎可不好糊弄。
那些朝堂官员无一人将宋玉徽当做孩子来看待,他们在他的脸上瞧见了与年龄不符的沉稳和老练。
宋玉徽以笑面对众人,他们的话他都以精妙的话术回应过去,所答出来的叫众人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宋将军不愧是大将之风,所教出来的孩子都是个顶个的聪明,宋大人如今这般年岁便有如此出色的成绩,在朝堂之上有得了皇帝的青睐,将来必定是有大作为之人。”
这些人阿谀奉承,说些冠冕堂皇的话从来都不带眨眼的,都是一些习以为常之事。
宋聿珩面对他们“由衷”的夸赞,只客气回应,并未觉得此事有多么的荣耀,多么值得吹嘘。
人还没有走出这座皇城,就如此招摇,只怕又会引来皇帝的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