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时后,刘宛莹手提布包,嘴里哼着歌走进95号院。
来到外院,突然被一位五六十岁的老太太拦住去路,张口询问道:“小姑娘,你是谁啊?来我们院有什么事吗?”
刘宛莹被问的有些懵逼,停下脚步瞅着眼前这位老太太,非常陌生,颧骨凸起,两腮无肉,三角眼,鹰钩鼻,尖下颌,薄嘴唇,瞧人时三分打量,七分讥诮。
又转头左瞅瞅雷家,右看看赵家,自己没走错院子啊,反问道:“你哪位啊?怎么跑到我们院来了?”
“嘿!你这个小丫头倒是问起我来了?”柳彩莲轻哼一声,指向最里面的倒座房:“看到没,那就是我家。”
刘宛莹顺着她手指的方向往里看去,“哦”一声,原来是二哥说的新邻居啊,解释道:“老太太,我家住在前院,和阎老师对门。”
九岁的雷豆豆听到声音从屋里跑出来,开心道:“宛莹姑姑,你回来了。”
刘宛莹拍拍布包,笑嘻嘻暗示道:“是呀!走,豆豆,去我家。”
雷豆豆伸出手:“诶!我帮你拿包。”
“不用,等会你跑趟腿,帮我打盆水。”
两个小姑娘说着拉着,转眼间消失在垂花门,看得柳彩莲一愣一愣的,心道:没想到这座大宅院会住那么多人,隔三岔五就冒出几个自己不认识的孩子。
东厢房?柳彩莲心中一喜,转身往家跑去。
沈家住进四合院已有半个多月,院内各住户的情况也算摸的七七八八,儿子告诉她,整个院就属中院傻柱家和前院这个小丫头家的房子最宽敞。
“春苗、春苗,快给我准备几个鸡蛋。”
沈良徳的媳妇王春苗,大脸盘子,一双三白眼,长相比她婆婆好不到哪里去。
手拿菜刀正“梆梆”的在案板上剁着烂菜叶子,脚下有个鸡食盆,看到婆婆低呼小叫的跑进屋,脸上充满疑惑:“娘,你要鸡蛋做什么?”
“前院东厢房那家的小丫头回来了,我拿四个鸡蛋过去,和她商量商量,看能不能让我带大狗二狗借她家住几个月。”柳彩莲走到一处小陶罐跟前,蹲下身,开始往外掏鸡蛋。
这时期鸡蛋作为家庭重要物资,一般都会小心存放在各种容器内,以防老鼠、野猫什么的偷吃。
“我看还是算了吧,四个鸡蛋就想借人家的房子住,哪有这样的好事?即使小丫头能同意,她家里的大人也不会同意,人家的大哥和姑姑就住在隔壁院。”王春苗摇头劝道,不过也没起身拦她婆婆,人嘛!就像买彩票一样,心里总会存有一丝侥幸。
自家确实太挤,本来就五口人,前几天,婆婆哭着闹着非得也要进城住段时间,现在六口人挤在两张床上,翻翻身就能掉下去,万一能借住几个月当然好。
柳彩莲把鸡蛋掏出来,用衣角兜住,嘴一撇,傲娇道:“那怕啥的,小姑娘家好哄,说几句好话就成,再说咱们又不是长住,只是暂住她家。
如果搁在咱们老家,连这些鸡蛋都不用,只需你爹一句话,谁家敢不给咱们家几分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