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太阳升起,早上有些秋凉。
昨夜煮好的野鸡撕成肉丝,配上泡发好的干贝丝,刘平安做了一锅鸡丝小米粥。
主食是南瓜托子,至于是托还是拖,又或者是坨,没人知道,一道淮海省传统美食,京城地区叫瓜塌子。
眼下正是吃南瓜的季节,选取一段嫩南瓜,用礤床儿擦成丝,打入3个鸡蛋,葱花、盐、酱油、十三香等少许,使劲拌匀,最后加入面粉,调成稠糊状。
锅里放油,取面糊摊成饼状,中小火煎至一面定型后翻面,煎至两面金黄即可,绝对的美食。
娘仨坐在八仙桌旁,陈雪茹看着桌上的八个野鸡蛋,问道:“你昨个夜里又去鬼市了?”
“还是我媳妇聪明!你这不是怀孕了么,昨天夜里哄睡狗屎蛋,我闲着没事就去鬼市转了转。
运气不赖!碰到有卖野物的,顺手买了两只野鸡和一些野鸡蛋。早上全被我煮了,你们中午稍微用炉子一热,就能喝上野鸡汤。”刘平安拿起两个野鸡蛋放到刘年氏跟前:“老太太,这两个鸡蛋你负责消灭掉。”
刘年氏双手捧着碗,右手上拿着筷子,笑拒道:“我不吃,等驴屎蛋睡醒,留给他吃。”
“他一小屁孩能吃多少,这有八个呢。”刘平安看她不吃,动手帮她剥起鸡蛋。
陈雪茹夹起几根咸菜丝,问道:“听话听声,锣鼓听音,你中午这是不在家吃?”
刘平安把剥好的鸡蛋放进刘年氏碗里:“不在,吃过早饭我去趟南锣鼓巷,看看那群人吊音吊的咋样了。”
陈雪茹笑道:“你就坏吧!”
刘年氏交代道:“给丫头带半只鸡过去。”
刘平安“嗯”一声回应,“呼呼呼”大口喝起鸡丝粥,吃饭带响才能吃的香。
刘年氏咬上一口南瓜托子,称奇道:“也真奇怪!平安,用同样的东西,你煎出来的瓜塌子就是比我煎得好吃。”
刘平安笑嘻嘻道:“老太太!您孙子我可是科班出身,在丰泽园进修过的。”
陈雪茹一个鸡蛋下肚,问道:“今年的候鸟也该到了吧?到时候让平亮哥他们多药几只。”
“还得几天,这月下旬才是迁徙旺季。中午我给村里打个电话,让他们上十三陵水库那边去下药。”
十三陵水库就在昌平,离刘家庄不算远,大概有四五公里,今年一月份获批上马,仅仅只用五个月时间,便在六月底全面完工,速度堪称奇迹。
每年秋季,如果刘平安在京城,一般都会给他们配置少量的药,去药候鸟,不在京城的话,他们只能下套或者用猎枪打。
“奶奶,雪茹,我托朋友做了缸坛子肉,明天晚上就能做好。现在天气转冷,也不怕放坏,够你们吃到明年开春的。”
“成!雪茹现在怀孕正需要营养。”刘年氏点点头没有惊讶,京城地区也有坛子肉,这里自古南来北往,流动人口络绎不绝,像这种保存做法早已传了过来。
陈雪茹问道:“一缸?这一缸要花不少钱吧?”
“谈钱太俗!天大地大,你需要营养的事儿最大。等哥们这趟出差回来,估计就会升为一级办事员。”刘平安没具体说多少钱,连油带肉接近一百斤,至少价值两百块。
陈雪茹满脸嫌弃的说一句:“还行!要我说,你们轧钢厂早应该给你涨级别了。写那么多好歌,要是放到音乐学院,怎么着也得是个教授吧。”
刘年氏替孙子说起好话:“一级办事员就不低了,在往上就是科长,平安还年轻,好日子在后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