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丰年听着将士们开心的声音,就知道前线战事进行得很顺利,众人都十分满意。
而戎人这边,已经焦头烂额了。
「大夏朝那是什么东西?破坏力那般强,不是说咱们戎人才是天神的子民吗?为何天神不眷顾我们,反而是那些大夏人,占据了富饶的土地,又拥有了这样的神兵利器,我们还能赢吗?」
戎人王帐士气低落,各种声音不断,塔坚杀了一个又一个动摇军心的,气急败坏之下,竟听闻妹妹金圣派了使者去见大夏的将军,顿时各种阴谋论都想出来了。
大夏这边,听闻金圣王派了使者要见大夏这场战事的统领,众人下意识将目光看向了赵丰年。
「赵大人,你看?」
「彭将军,你才是将军,自行做主便是。」
话是如此,只是,众人早就将赵丰年当作军师般的人物,彭将军想了想,「既是使者,不如召见听听怎么说吧。」
那人上来后,操着一口不太顺畅的话中原话,意思是,金圣愿意臣服大夏,但是希望大夏只认她是戎族唯一的王,倘若大夏答应,她可以带着她的人马,一起捣毁戎人王庭。
兹事体大,必须要告知了朝廷,朝廷同意后,他们才能进一步行动,是以,告诉了那人后,便将此事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了。
而京城,自从一道道的捷报传来之后,满朝文武都对这场战役没有任何悬念,如今听闻戎人愿臣服,主和的一派立马就劝天元帝答应下来。
「如此一来,也避免继续劳民伤财。」
「可我军如今形式大好,完全可以一举踏破戎人王庭,又何需那戎人王女协助?这里面万一是敌人的缓兵之计,届时功亏一篑,岂不可惜?戎人野蛮,不知礼节,迟早叛变,不如悉数剿灭,也免我边疆不稳。」
「赵大人毕竟是文人,又过于年轻,还是太过天真仁慈,说什么要同化戎人,实在是不可取。」
双方争执不休,太子却站了出来。
「各位,此战我军能赢不假,倘若能用极小的代价赢下来对我朝只有好处没有坏出,至于担心戎人再生反叛之心,诸位以为,打赢了就足以吗?就能安康无事吗?且看多年前的北地,北定府,被戎人赢去后,戎人可是就太平无事了?据我所知,戎人此后频频武力镇压,跟北地大夏百姓水火不容,七年前,北地百姓里应外合,助我大夏士兵打走戎人,焉知戎地被强行打下后,不会是下一个北地?」
众人沉默。
「诸位可曾看过赵侍郎这回送回来的摺子?这帖子倒叫我想起了赵侍郎此前在赴任北定府知府之前所言,想要让百姓认可自己的身份,就要同化他们,倘若戎地果真能臣服我大夏,按照赵侍郎的意思,鼓励大夏百姓迁徙戎地定居,让两地百姓通婚,建立学堂,学习大夏文字书籍,一代人认定自己是戎人,两代人,三代丶四代人,他们住着跟大夏百姓同样的屋子,吃着同样的食物,说着同样的话,还会认为自己是戎人吗?」
「太子殿下所言极是,陛下,想我泱泱大国,自然该有大国的气概,今日我们拒绝戎地的投降示好,未来其他边境小国未免不会心生胆怯,便是想要投降的,都会心有顾虑,从而反抗到底。」
说这话的是国子监祭酒,周立民。
而北境这边,众人接到朝廷的旨意,接受金圣王的投降与交易。
两天后,金圣王带着人来到了镇北军大营。
「我可以带领我的部属臣服大夏,帮助你们踏平塔坚的王帐,但是你们得让我见见那位北地的知府。」
出乎所有人意料,金圣王竟然会说中原话,只是她想要见齐晟更加让人疑惑。
赵丰年跟拓九对视一眼,拓九走上前。
「你要见我们齐大人?你认识他?」
金圣王看了眼拓九,「你有戎人的血脉,却在大夏的官员行列里,你是谁?」
「我是北地牧县县令,你要见的齐大人是我的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