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腹地,武功城矗立如铁。
此城扼守渭水要冲,正是陈仓、散关通往长安的最后一道门户。
过此城,长安便再无西侧天险可依,是打开长安门户的锁钥之地。
夏侯渊原本驻扎在长安城内,得知诸葛亮围困陈仓后,已率麾下主力屯兵于此。
营垒连绵数十里,甲胄映着渭水寒光,摆明了要在此拦住东进的大军,死守长安门户。
大帐之中,夏侯渊无奈问计于贾诩。
“我既依先生之计,布谣言于武关,听闻刘备闻之,非但未夺诸葛亮之权,反而愈发信重,不知何为?”
贾诩抚髯沉思良久,很多事情他也不知道该如何理解。
若换魏王,早已心中生隙,怎刘备竟无动于衷?
莫非,刘备真信诸葛亮不会自立么?
想到魏王,贾诩心中那个可怕的猜测又萦绕于心头。
但他并未表现出半分,而是笑着摇摇头:“今大战之际,纵心中生怨,又岂能明言于外?”
“可若如此,我长安难保也!”
“将军无需担忧,诸葛亮远征于此,粮草必难为继。若得断祁山粮道,或可逼诸葛亮退军。待老朽探明凉州境况,再做计较。”
夏侯渊抚髯颔首。
这些日子,他派了不知道多少斥候往凉州之地,打探粮草供应。
数日后,果有斥候带来了凉州的消息。
“诸葛亮既通祁山堡粮道,遂以木牛流马转输粮草,复遣锐卒全程护持,以防劫夺。”
贾诩又问:“何人为其督护粮草之事?”
“后将军,大将吴懿。”
“哦……”
贾诩点点头,他觉得诸葛亮的安排挑不出一点问题。
可这时,斥候又说出一个令人意外的消息:“后军监军督粮者,乃南汉太子刘禅。”
“什么??”
闻此言,在场众人皆感诧异。
夏侯渊首先发问:“刘禅?可是刘备的那个儿子刘阿斗?”
斥候抱拳道:“正是!”
夏侯渊困惑的看向贾诩,却见贾诩也是一脸懵然的表情。
他掐指算了算:“若老朽未算错,那孩儿今年不过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