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接近年关,天气越冷,但今年有些例外。
三年自然灾害结束,虽然官方没有报道,但各家也能从生活上感受到一些变化。
最起码,凭票证买粮油米面的时候,排队的时间少了些,商品质量也高了许多,之前用罐头当肉的情况少了。
这就足够让人开心了。
无论是皇城根下还是山海关外,对于老百姓来说,一口吃的就是天大的事。
至于什么战略方针,百年大计,谈起了头头是道,但大部分都是嘴上功夫,真正在乎的人不多。
赵成属于另外一小部分,他是真的在乎百年大计。
在知道努力真的有用,而且是超乎想象的有用的时候,人的精力可以旺盛到天天像是十八岁。
哪怕一宿不睡,第二天照样龙精虎猛。
但是,娄晓娥拜访的第二天,赵成很罕见的没有按照生物钟醒来。
“你昨天是怎么了,一直睡不着,有心事?”
饭桌上,徐静安皱着眉头问道。
赵成叹息一声,无奈的摇了摇头。
“最近厂里不太平,副厂长跟厂长不对付,很多决策都卡住了。生产任务只能维持现状,很难推进。”
徐静安笑道:“多大点事!无非就是意见不合,我们厂也有,磨合一下就好了。”
赵成摇了摇头,只说了一句最近少说少做多看,然后就不再言语。
徐静安也察觉到赵成的担忧,虽然不以为是什么大事,但还是放在了心上,准备照常上班干活,在外边当个哑巴。
1964年的一月份,天寒地冻,狗都要缩在屋里。
赵成和徐静安全副武装骑着自行车,同行一段时间,在路口处分开。
到了轧钢厂门口,赵成依旧是按照习惯跟站岗的保卫干事打招呼,但这次却被拦了下来,一路带到了保卫室。
“老刘,我应该没犯事吧,干嘛偷偷摸摸的?”
赵成心中疑惑,却还是笑着打趣道。
刘德林没有回答,对着带他进来的保卫干事挥了挥手,轻声道:“你跟孙小二换个岗,先去巡逻。”
年轻的保卫干事敬了个礼,立马出了屋子,嘴角扯得老大。
寒冬腊月,能活动活动可比站岗舒服得多。
赵成随手拉了张椅子坐下,“什么事这么大阵仗。”
刘德林眉头紧锁,无奈道:“昨天晚上李怀德家里聚集了不少人,上个月厂里开会,他跟杨厂长刚起了冲突,这次估计又要闹腾了。”
赵成闻言头疼无比,直拍脑门。
上个月厂里刚闹了笑话,即便是有保卫科压着,现在也已经传到了几个兄弟厂。
要是再来一次,恐怕这年都不好过。
忽然,赵成停下动作,疑惑道:“不对,他家里的事你都知道?”
“他最近搞事太多,而且托你的福,厂里最近接了一批军方任务,我必须小心些,所以托派出所的朋友巡逻的时候盯着点,正好撞见。”
刘德林不以为然的摆了摆手。
“我的天,锦衣卫啊我家周围不会也有盯梢的吧!”
赵成可不相信什么正好,哪有这么巧的,一切巧合都是处心积虑。
“你一个孤家寡人,手底下人不少,但含权量可就差多了,不值得关注!”
没等赵成反驳,刘德林继续道:厂里几个领导最近半年明里暗里闹出不少事,不说势成水火也差不多,你也要早做准备。”
“我不争权,只管生产,其余的不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