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大夏第一武世子赵辰无弹窗 > 第1067章 深层次的权力斗争(第1页)

第1067章 深层次的权力斗争(第1页)

这时候,孔衍公再也忍不住了,他出列道:“陛下,微臣有事上奏!”

众官员一看孔衍公出列皆是微微一愣,今天这是怎么了,这么一座大神站在这里,陛下竟然都视而不见,这就有点玩味了。这要是在前朝,孔衍公前来京师那还得了,整个京城都要沸腾了,京中大小官员、读书人十余万人,那个不是自称孔圣人的弟子。

可是诡异的是,这次孔衍公入京,已经盛况不再,不要说万人空巷的迎接场面,就是那些京中的大儒,也没有一人举办宴会宴请孔孟二圣的主家,这就是一个风向标,朝廷或者说陛下不允许给与他们高规格的接待。

今天两人出现在大朝会,所有文武官员心里都在嘀咕,这两人在前朝官居一品,虽然是虚位,但品级摆在那里,就是首辅见了他们也要以礼相待。按照规矩王朝更迭,官位自然作废,但是至今为止朝廷还没有册封两位新官职,这就更加让人不敢和他们接触了。

刚才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军费和皇家科学院的事情上去了,如今看到孔衍公出列,才记起朝堂之上还有这么大的一尊神。

至于陛下和朝廷如何对待这两位大神,今天既然来了,那就一定会给个说法,不然陛下也不会召他们入京了。

不过朝堂之中大部分官员认为,从最近陛下的态度来看,这一次两家的超然地位很玄了。

如今看到孔衍公出列,满朝文武大小官员都静静地看着,大家心情也是十分的紧张。如何对待孔孟两家,关系着今后朝廷的走向,也关系着他们这些文官,更关系着天下数十万读书人的命运。

这两个人虽然没有实职,但所有人都必须承认,没有人敢去挑战他们,有时候就是天子也不行,不是不敢,而是不愿,今天新帝会不会呢?

赵辰看了看出列的孔衍公,他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位孔圣人,此人身材魁梧,一张国字脸,气势非凡,果然养气功夫十足。

赵辰点头道:“孔爱卿,这一路辛苦了!”

孔衍公嘴角抽搐了数下,心想你终于想起我了,孔衍公在京中呆了半个月都没有得到陛见的机会,今天陛见却是来参加大朝会,这让他感觉自己简直颜面扫地。

自从他执掌孔府三十年以来,一直都是受到读书人的追捧,哪里受过这样的冷落,这落差实在是太大了,大的让他一时接受不了。

孔家自从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几千年以来,即使是朝代更迭,他们孔府作为封建王朝的精神支柱也一直屹立不倒,难道你大明要放弃不成,看天下读书人答不答应!

孔衍公一步而出,身躯如万丈悬崖上的苍松一般,倒是傲气十足,看的朝堂之上的文官们心中喝彩,不愧是孔家圣人的后人,可为读书人的楷模!

孔衍公行礼道:“陛下,新朝伊始,万象更新,我辈读书人当以道事君,孔家当仁不让,愿听遣之!”

众人一听,孔衍公这话说的十分圆和,不卑不亢,孔家愿意为天子效命,但是依然坚持以道德仁义的立场来治理国家,这其实就是大夏国文帝时期的政策,文官只要坚持道德仁义,甚至都可以挟制天子。

满朝文武官员都为孔衍公捏了一把汗,如今的大明朝天子威望很高,乾坤独断,尤其是内阁和军机阁的设置,重大问题直接由皇帝亲自处理,这就与儒家以道德仁义治理国家有冲突,反映的是臣子权力和君权的深层次争夺!

这种涉及深层次的权力斗争,和在场的大家息息相关,但没有一个官员敢站出来支持孔衍公,在杀文官如杀一只鸡的成祖面前,孔衍公竟然不懂形势挑战君权,这不是找死吗?

赵辰脸色淡淡地道:“自盛唐后期以来,儒家轻国重家,导致礼乐崩坏,国之不国;大夏文帝以来,以道事君,君臣纲常失范,国家陷入混乱。仁义道德可以教化百姓,但往往导致国家治理失衡。儒家思想本身没错,但也需要与时俱进,君臣父子,天下之定理也。”

满朝文武一听赵辰所言,皆是大惊失色,陛下所言仔细品味极为有理,盛唐估计不论,但大夏朝朝纲崩塌的事实历历在目。天子与文官们共治天下,这说起来有点浪漫主义的色彩,文官们津津乐道,但就是因为这种治理方式,导致文官的权力极度膨胀,超越君权,天下大乱。

没想到当今天子的一席话直中要害,让这些文官惊出了一身冷汗。文武官员也不得不陷入深思,这种浪漫主义的国家治理方式肥了文官,但却让封建王朝政治失衡,最后儒家思想崩溃,文官体系吞噬了国家权力,导致了国家的灭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