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这个明星正得发邪 无错 > 第432章 唱红歌算什么本事(第1页)

第432章 唱红歌算什么本事(第1页)

大合唱每一个篇章都有着主题。

当保卫黄河的字显示在观众眼中,观众们也自行联想起来。

“这是干嘛啊,黄河母亲还需要我们保护,我们只能跪在地上叫妈妈啊。”

“别怀疑陆厅的水平,今天这个大。。。

夜色如墨,笼罩着延安城外的黄河岸边。演出结束已逾三小时,人群散去,舞台灯光一盏盏熄灭,唯有那面巨大的背景屏还残留着微弱的光晕,在风中轻轻晃动。陆燃没有回酒店,他独自坐在空荡的观众席第一排,脚边是散落的矿泉水瓶和纸巾,空气中仍漂浮着汗水、泥土与音乐交织的气息。

他低头看着手机里反复播放的《怒吼吧,黄河!》片段,孙恺举起双臂的那一瞬,仿佛时间都为之凝固。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滑动屏幕,弹幕早已被清空,可那些字句却像刻进了脑海:【这才是中国的声音】【我第一次为一首歌哭得停不下来】【原来我们也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史诗】。

突然,身后传来脚步声。

“还没走?”赵龙棠穿着一件宽大的风衣,手里拎着保温杯,发丝凌乱,脸色苍白却带着笑意。

陆燃抬头,咧嘴一笑:“舍不得走。这地方……还有余温。”

她在他身边坐下,将保温杯递过来:“姜茶,迟延老师熬的,说你拍了一晚上,别落下病根。”

陆燃接过,暖意从掌心蔓延上来。他抿了一口,辛辣中带着甜,像是这场风暴过后的慰藉。

“你们……真的准备了一个月?”他问,声音低沉。

赵龙棠点点头:“不止。孙老师三年前就开始筹备了。他翻遍了抗战时期的资料,走访了十几个老船工家庭,甚至去山西、河南沿河采风。你说的‘举报’,其实不是第一次发生。两年前他就想在国家大剧院演这版《黄河》,但被压了下来,理由是‘曲风过于激进,容易引发情绪波动’。”

陆燃怔住。

“所以他才选了‘歌友会’这种看似轻浮的形式。”赵龙棠苦笑,“用粉丝经济做掩护,把一部本该在人民大会堂上演的作品,悄悄搬上了直播舞台。他知道只要播出,就再也压不住了。”

陆燃缓缓闭上眼。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孙恺会在彩排时坚持让合唱团练到凌晨两点,为什么非要请来阮楠富这样的国家级指挥,为什么连一个女声部的颤音都要亲自纠正十遍。

这不是演出,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文化突围。

“那你呢?”他睁开眼,看着她,“你是怎么答应下来的?你可是顶流女歌手,唱这个,不怕掉粉?”

赵龙棠笑了,笑容清澈而坚定:“我小时候住在兰州,黄河边上长大。我爸是个普通工人,每天骑车上下班都要经过中山桥。他总说,黄河水浑,但它养活了咱们祖祖辈辈。后来我出道,他让我改名字,说‘赵小丫’太土,配不上明星身份。我就改了。可昨晚我站在台上唱《黄河颂》的时候,我想起他蹲在河边抽烟的样子,突然特别后悔??我不该丢掉那个名字。”

她顿了顿,轻声道:“孙老师跟我说,真正的艺术,不是取悦观众,而是唤醒记忆。他说,如果我们这些有影响力的人不去唱这些歌,谁还会记得它们?”

陆燃喉头一紧。

远处,几个工作人员正在拆卸舞台支架,金属碰撞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焰火残留的灰烬随风飘起,像一场迟来的雪。

“你知道最讽刺的是什么吗?”陆燃忽然开口,“我一开始接这个项目,就是为了流量。我想靠孙恺翻红,想借他的情怀炒一波热度,然后捞一笔钱走人。我甚至盘算过,等节目结束就出一本《揭秘孙恺晚年复出内幕》的书。”

赵龙棠没说话,只是静静听着。

“可现在……”他苦笑,“我连键盘都不敢碰。我怕我写出来的每一个字,都是对昨晚这场演出的亵渎。”

赵龙棠轻轻拍了拍他的肩:“但你最终选择了直播全程,没剪辑,没删减,也没带节奏。这就够了。孙老师常说,这个时代不缺聪明人,缺的是愿意直视真相的人。”

两人沉默片刻,远处传来一阵轻微的咳嗽声。

他们回头,看见孙恺正倚在后台出口的柱子旁,披着一件旧军大衣,脸色憔悴,嘴唇泛白。

“你怎么还在这儿?”赵龙棠急忙起身走过去。

孙恺摆摆手:“睡不着。脑子里全是旋律,一遍遍重放。三十年没这么唱过了,身体吃不消,心却停不下来。”

陆燃也走了过来,看着眼前这个几乎耗尽气力的男人,喉咙发紧:“您……咳出血了。”

孙恺笑了笑,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染了血迹的毛巾,随意折了折塞回去:“老毛病了。年轻时候唱《长征组歌》,一口气连吼八场,声带裂过三次。医生说我能活到现在,纯属奇迹。”

他说得云淡风轻,仿佛在讲别人的故事。

“值得吗?”陆燃忍不住问,“为了这一晚,搭上健康,得罪权贵,甚至差点被封杀……值得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