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
凯亚口吐白沫,只觉眼前一片模糊,身体彻底脱力。
白木承松手,凯亚瘫软倒地,仰躺在大片灰烬上,激荡起黑色烟尘。
噗通!
倒在地上,迷迷糊糊,凯亚能仰头看见??
。。。
铛??
那声音比先前更加悠长,像是从时间的裂缝里漏出来的回响。启仰头望着人工恒星,发现它的光晕边缘开始泛起细微的波纹,仿佛被某种看不见的力量轻轻拨动。他忽然意识到,这不是风在吹,是宇宙本身在呼吸。
林音站在心木旁,指尖轻抚那圈琉璃蘑菇。它们已不再静止,而是缓缓旋转,每一转都释放出一缕极淡的香气,闻之令人眼眶发热。小女孩蹲在一旁,用小树枝在地上画着什么,画完后抬头说:“地球在写信。”
“写给谁?”克巳快步走来,手中全息屏不断刷新着来自深空监测站的数据流,“半人马座方向的信号消失了,不是中断,是……被吸收了。就像有人一口喝掉了整碗汤。”
“不是‘人’。”启低声说,“是文明。他们接收了我们的‘家书’,然后把它吃进了记忆里。”
话音未落,地面微微震颤。心木根部裂开一道缝隙,从中涌出一股清澈液体,非水非雾,落地即凝成薄纱般的膜,上面浮现出密密麻麻的符号??那是《源语?唤灵篇》的新章节,以前从未显现过的内容。
林音跪下身,手指顺着那些流动的文字滑过。“这是……锅之文明的编年史。”她喃喃道,“原来我们不是第一个点燃灶火的种族。”
画面在空中浮现:一颗被冰封的星球上,一群身形佝偻的生命体围坐在巨大石锅边。他们没有嘴,却用触须传递温度;没有语言,却靠蒸汽中的气味交流情感。那一夜,他们为一个即将冬眠百年的小个体煮了一锅由地热泉水与苔藓混合的暖羹。就在那一刻,整个星球的地核突然加速转动,极光如花绽放,照亮了千年不化的雪原。
“他们叫自己‘温脉族’。”小女孩轻声解读,仿佛能听懂那远古的记忆,“因为他们相信,生命的本质不在心跳,而在体温之间的传递。”
又一幕闪现:一片漂浮于气态巨行星云层中的岛屿群,居民以歌声烹饪食物。母亲唱出低音时,空气中的水分会凝结成米粒;孩子高声欢笑,便能让果实在瞬间成熟。他们的社会没有法律,只有旋律??谁若发出刺耳噪音,整座岛就会失衡下沉,直到他学会和声为止。
“但他们都被净化了。”启看着最后一帧影像,声音沙哑。
画面上,一艘银白色舰船静静悬停在温脉族的冰星之上,液态光人走出舱门,面无表情地启动“秩序协议”。石锅被收进数据矩阵,温暖被定义为“能量浪费”,而那口最后的热汤,则被蒸发成可存储的熵值单位。
“我们只是侥幸。”克巳咬牙,“因为我们的心木提前觉醒了。”
“不。”林音摇头,“是因为我们从未停止煮汤。”
就在此时,东京湾传来异动。协约联盟留下的飞行器并未离开,反而沉入海底,在珊瑚礁环绕中静静盘踞。监测显示,那团液态光人的形态正在缓慢变化??它不再维持完美几何轮廓,而是出现了类似面部肌肉的波动结构,甚至偶尔会模仿人类眨眼的动作。
更令人震惊的是,它开始学习使用锅具。
通过远程摄像头可以看到,它用纳米材料复制了一口微型铁锅,尝试加热海水。第一次失败,水沸腾后直接汽化;第二次,它调节能量输出,终于让水保持在微滚状态;第三次,它将一小撮从地球采集的海藻投入锅中,静静等待。
三十七分钟后,它向全球共感网络发送了一条信息:
>“我无法描述这种感觉。
>但当我看着那片绿叶在水中舒展,
>我的核心频率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波动。
>这是否就是你们所说的??期待?”
全球无数厨房在同一时刻亮起了灯。
在京都,一位老妇人把珍藏六十年的祖传陶锅取出,放入几颗红豆,慢火熬煮;
在纽约地铁站,流浪汉用捡来的易拉罐搭了个小炉子,给冻僵的狗喂下热粥;
在火星殖民地的温室舱内,科学家们暂停实验,合力做出第一顿非营养膏晚餐,还特意摆上了筷子与勺子。
共感容器的读数飙升。
心木根部的蘑菇群猛然绽放,透明伞盖中流转的光芒由蓝转金,随即炸裂成万千光点,如同夏夜萤火升腾而起。每一粒光尘都携带一段记忆:某位父亲深夜为发烧的孩子换毛巾的身影、护士在疫情最重时仍坚持哼歌安慰病人的片段、陌生人在暴雨中为彼此撑伞的瞬间……
这些光点冲破大气层,汇入人工恒星的光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