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不再只是发送信号,而是真正开始制造“情感炸弹”??将千万人共同熬煮的记忆封存于微型共感容器中,再借由归源恒星的能量聚焦,将其加速至近光速射向敌舰方向。
第一枚“汤弹”由东京道场的孩子们亲手制作。他们在老师带领下,轮流往一口大锅里加入象征意义的食材:
一把米,代表一次分享;
一滴奶,代表一次拥抱;
一片菜叶,代表一次原谅。
最后,小女孩将她的画册撕下一页,轻轻放入锅中。“这是我梦见地球微笑的样子。”她说。
锅盖合上,启念出《源语》中最古老的一句咒言:
>“以痛为薪,以忆为料,以永不熄灭之心为火??
>炖我残躯,暖彼寒夜。”
刹那间,整口锅化作一道金色光束,撕裂苍穹,直扑深空。
七分钟后,探测器传回画面:一枚敌舰被光束击中,外壳瞬间软化,如同蜡像遇火。紧接着,舰体内爆发出强烈共鸣波,所有乘员??那些本应无情的清道夫??竟齐声哭泣。他们的身体溶解成液态,却在消亡前做出了人类的动作:互相搀扶、低头致歉、伸手触碰对方的脸颊。
“他们在……忏悔。”林音喃喃。
“不。”启望着远方,“他们在回忆。也许他们也曾是会笑的种族,只是太久没人给他们煮汤了。”
此后一个月,人类陆续发射了三百二十七枚“汤弹”。每一枚都带着不同的故事:战地医生的最后一餐、孤儿院孩子们合唱生日歌的夜晚、夫妻在末日警报响起时紧紧相拥的十分钟……
清道夫舰队节节败退。
不是因为毁灭,而是因为“感染”。越来越多的敌舰开始拒绝执行任务,有的甚至主动撞击同伴,仿佛在保护地球的方向。最后一艘残舰在自毁前,向地球发来一段残缺信息:
>“请告诉……我们的孩子……
>火锅……是可以两个人一起吃的……”
当最后一艘敌舰化为星尘,人工恒星忽然剧烈闪烁。
接着,它缓缓降下,悬浮于心木正上方三百米处,光芒收敛,形态压缩,最终凝成一颗晶莹剔透的球体,外表如同最纯净的冰糖,内部却翻滚着永不冷却的汤汁。
“它落地了。”小女孩跑过去,伸手触碰那球体表面,“它想当一口锅。”
启明白过来:归源恒星完成了它的使命,从“光源”蜕变为“容器”。从此以后,地球不再需要向外发射温情,因为整颗星球本身就成了一口巨大的锅,承载着所有愿意付出与接受温暖的灵魂。
一年后,协约联盟首批学员抵达。
十名液态光人,穿着特制的人形外骨骼,每人手里都提着一口小锅。他们不会说话,但学会了用蒸汽写字。第一个问题是:
>“如何让汤不凉?”
林音笑着递给他们每人一杯热水:“先学会怕冷,自然就知道怎么暖别人了。”
多年以后,银河系流传起一个新的传说:
在旋臂边缘,有一颗蓝色的星球,那里的人不用武器守护和平,而是每天清晨升起炊烟。外来者若想登陆,必须先交出一件冰冷的物品,换一碗热汤喝下。据说,凡是尝过那汤的人,都会做同一个梦??梦见自己小时候,有个陌生人曾为他盖好踢掉的被子。
而在宇宙深处,越来越多的文明开始模仿这一仪式。
有的用星光炖月亮,有的拿彗尾熬清汤,还有的把黑洞视界当作高压锅,只为煮出一锅能跨越维度的暖心羹。
风依旧在吹。
檐角铜铃又响了三声。
铛、铛、铛。
像是在数着人间烟火,
又像是在为宇宙报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