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迪在一旁听得入神,忍不住赞叹:“这简直是塔可夫斯基式的诗意表达。”
“还有海报。”吴宸转向高厚瑗,“原来的构图不行。把怡春放到C位。哪怕原著粉骂我篡改经典,我也要让她成为焦点。”
高厚还想争辩,却被罗宾斯拦住。
“让他试试。”罗宾斯看着吴宸,眼中竟有一丝敬畏,“这个人,总是能在绝境中开出花来。”
会议结束已是深夜。吴宸独自驾车离开,车窗外霓虹闪烁,城市依旧喧嚣。他打开车载音响,放的是汉斯?季默为《星际穿越》写的原声《CornfieldChase》。钢琴与管弦乐交织,仿佛又把他带回了那个麦田尽头出现神秘坐标的世界。
手机突然响起,来电显示:马修?麦康纳。
“嘿,伙计!”电话那头传来德州口音的豪爽笑声,“我刚看完你们发布的幕后纪录片!天呐,那个手工搭建的太空舱太疯狂了!你说你们没用绿幕?”
吴宸笑了笑:“大部分场景都是实景搭建。包括旋转的走廊打斗戏,演员是真的在转。”
“上帝啊,你应该拿一个技术奖!”马修感叹,“你知道现在好莱坞多少人打电话给我,问能不能介绍他们认识你?连诺兰都说,你的物理顾问团队比他当年还严谨。”
吴宸摇头:“我只是不想骗观众。如果一颗行星的时间流速真的不同,那就必须让演员感受到那种压迫感。否则,再美的特效也只是糖衣炮弹。”
两人聊了近半小时,临挂电话前,马修认真地说:“听着,吴,如果你哪天想拍英语片,我的门永远开着。我不在乎你是中国人还是火星人,只要你还能做出这样的作品,我就愿意跪着演一个龙套。”
电话挂断,车内重归寂静。
吴宸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他知道,自己正站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十字路口。一边是国际影坛抛来的橄榄枝,一边是国内亟待振兴的电影工业。他可以轻松地选择前者??毕竟,好莱坞从来不缺崇拜天才的土壤。但他也知道,真正让他热血沸腾的,是把中国的电影带到世界舞台中央。
第二天清晨,华艺兄弟发布最新公告:
【《一四七七》剧组正式进驻怀柔影视基地。导演张卫平携主演阿德里安?布劳迪、蒂姆?罗斯举行开机仪式。影片预计全程采用IMAX胶片摄影机拍摄,为中国影史首部全片使用该技术的战争题材作品。】
消息一出,业内哗然。
要知道,IMAX胶片机笨重昂贵,每分钟拍摄成本高达数万美元,且全球掌握其操作技术的摄影师不足百人。此前仅有诺兰、卡梅隆等少数导演敢大规模使用。
而这一次,张卫平竟然宣称要“全片”使用。
媒体纷纷猜测,这是否意味着吴宸也在背后提供了技术支持?
当天下午,吴宸出现在星宸影业剪辑室。他连续工作十二小时,亲自参与《十八钗》新版结构的设计。剪辑师小李看着屏幕上不断重组的片段,忍不住问道:
“吴导,您是不是早就想过这些了?”
吴宸停下手中的鼠标,望着监视器里倪妮流泪的脸,轻声道:“三年前,我在乌镇拍纪录片时,遇到一位老太太。她告诉我,她年轻时曾被迫嫁给军阀做妾,后来全家死于战乱,唯有她活了下来,守着一座空宅整整六十年。她说:‘我不是为了活着才活着,我是为了记住他们才活着。’”
他顿了顿,声音微颤:“那一刻,我就知道,总有一天,我要把这个故事搬上银幕。怡春,就是她。”
室内一片静默。
傍晚时分,戴维?林登越洋来电。
“吴,派拉蒙高层开会讨论了整整两天。”他的语气前所未有地郑重,“他们希望你能执导《沙丘:第二部》。预算无限,创作完全自主。前提是,你必须加入美国籍。”
吴宸笑了:“告诉他们,谢谢好意。但我只想拍中国人的史诗。”
电话那头久久无言。
挂掉电话后,吴宸打开邮箱,一封来自NASA的邮件引起了他的注意。
标题写着:【关于《星际穿越》科学准确性的官方认证函】
内容如下:
“尊敬的吴宸导演:
经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专家组评审,《星际穿越》中对于黑洞‘卡冈图亚’的视觉呈现,系迄今为止最接近真实物理模型的影像还原。我们诚挚邀请您担任NASA公众科普项目‘宇宙之眼’的艺术顾问……”
他看完,轻轻叹了口气,将邮件保存。
窗外,夜色如墨。远处CBD大楼的LED屏上,正滚动播放着《星际穿越》的经典台词:
**“爱是一种力量,让我们超越时空的局限,感知它的存在。”**
吴宸站起身,走到窗前,点燃一支烟。
他知道,这场战役还远未结束。前方有无数质疑、嫉妒与阻挠等着他。但他也清楚,只要还有人愿意走进影院,只要还有孩子因为一部电影而仰望星空,他就不能停下脚步。
因为他是吴宸,一个从摄影机后走出来的导演,一个想用光影改变世界的疯子。
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