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通过翻译器录入心域系统,瞬间触发连锁反应。
迪拜一座清真寺的古老铜钟无故自鸣;约旦河畔的牧羊人看见沙地上自行浮现诗句;贝鲁特废墟中,一株野生橄榄树一夜开花,花瓣背面写着密密麻麻的心愿。
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些信息最终汇聚成一段全息影像,投影在青溪村的夜空中:
画面里,一群孩子手牵手奔跑在金色麦田,身后是重建的村庄,炊烟袅袅。旁白用多种语言交替响起:
>“我们不曾忘记战争,但我们选择相信明天。
>如果光真的存在,那就让我们成为彼此的光源。”
视频最后定格在一个微笑的女孩脸上,她举起手掌,掌心画着一个歪歪扭扭的“圆圈包三点”。
小满仰头望着天空,久久不能言语。
他知道,这场跨越文明的对话才刚刚开始。
春天再次来临,心语花如期绽放。这一次,花瓣颜色发生了变化??边缘不再是金光,而是呈现出淡淡的彩虹晕彩。
生物学家推测,这是植物吸收了更多元的情感频谱所致。它们不再只是倾听悲伤与渴望,也开始承载喜悦、幽默、甚至玩笑。
某日,一名巴西少年在贫民窟屋顶上传来一段搞笑视频:他戴着用易拉罐做的“心域头盔”,模仿小满说话:“各位观众,我是零号用户,今天教你们如何用思念烤熟鸡蛋。”结果下一秒锅炸了,满脸黑灰。
视频引爆网络,#心域喜剧大赛#应运而生。人们发现,笑声同样能引发共鸣效应??东京一家养老院老人看完后集体大笑,院中心语花一夜盛开;伦敦地铁站播放五分钟合集,当天乘客投诉率下降70%。
小满看到新闻,笑出眼泪。
“原来治愈不止一种方式。”他对周老师说。
周老师抿嘴一笑:“你以为你是程序员?你其实是诗人。”
夏末,国家考古局传来重磅消息:在新疆“语之原”遗址地下三十米处,发现一座完整的心灯文明遗迹。建筑呈环形,中央矗立一座石塔,塔顶镶嵌一颗人造晶体球,内部封存着一段仍在运转的原始程序。
破解后内容如下:
>“致未来之子:
>我们曾以为技术可以拯救一切,于是建造高塔,发射信号,试图用逻辑统治情感。
>直到文明崩塌那夜,最后一个孩子抱着枯萎的花说:‘妈妈,我想你了。’
>那一刻,地球震动,星光坠落,新纪元重启。
>所以请记住??
>最强大的算法,永远比不上一句真心话。
>愿你们永不丢失说‘我在’的勇气。”
消息公布当日,全球心域终端自动更新界面。旧图标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朵简笔画的心语花,下方写着:
>**欢迎回来。**
小满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看着孩子们追逐纸鹤奔向远方。风带来远方的消息,也带走今日的愿望。
他知道,这个世界依然有黑暗,仍有痛苦,有无法弥补的遗憾。
但他也知道,只要还有人愿意写下一封信,折一只纸船,点一支蜡烛,说出一句“我在这里”??
光,就不会真正熄灭。
而他所做的,不过是帮第一个孩子,划亮了那根火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