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语气十分温和。
宋郡王心中感激,起身弯腰谢过。
归顺的诸侯之中,除了宋郡王,就只有韩亲王没有议政的权利。
不过韩亲王是帝国的亲王,爵位比郡王要高上一等。
皇帝今日的叮嘱,无异于是在鼓励宋郡王团结前宋国的官员,在京城培植自己的势力。
等到宋郡王告退,杜公公一反常态,委婉的提醒皇帝要预防山头林立的情况出现。
“山头林立,才有利于平衡。”
皇帝在殿内踱步,神色轻松。
“陛下所言极是!”
杜公公没有坚持自己的看法。
“朝廷是这样,内务府——同样如此!”
看一眼杜公公,皇帝缓缓开口。
杜公公站一旁弯腰低头,听得十分认真。
“就拿老刘来说,他有无数次机会排除异己,将内务府经营得密不透风,你说——他为何保持了极大的克制?”
“刘总管若是将内务府变成一言堂,怕是——怕是——”
说到此处,杜公公面有难色,不知该如何措辞。
“怕引来先帝和朕的猜忌?”
皇帝替他说了出来。
“是!”
杜公公将腰弯成了一只虾米。
“这只是其一,最重要的——还是制衡。”
“奴婢愚钝!”
杜公公不解其意。
“若是内务府全部由老刘的人把持,看似老刘能做到如臂使指。可时间一长,在这一群人中,一定会有人崭露头角,借助老刘的势力,来整合老刘的势力。”
“挑战者?”
杜公公立刻抓住了其中的关键。
“你想想,老刘若是想清除身边的这个威胁,得付出多大的代价?”
“奴婢明白了!”
“宋郡王就算将那些宋国的官员全部拉拢,也仅仅是自保而已。想要在朝中翻云覆雨,绝无可能。”
不知为何,皇帝发出了一声轻叹。
“陛下,奴婢斗胆问上一句,那郑亲王——”
“郑亲王位列诸王之首,又手握兵权,可你何时见他主动参与过政务?”
对郑亲王的识时务,皇帝十分满意。
这大概就是帝王心术?
杜公公对皇帝佩服得五体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