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最终通过决议:成立“守夜人理事会”,由小晚担任首位精神领袖,千夏负责技术对接,陈远统筹数据分析,阿娅统领星际联络,林骁守护语莲遗产。而林婉的名字,被永久铭刻于共感网络的核心日志中:
>**“第一代守夜人,桥梁缔造者,语莲归途的引航灯。”**
***
几个月后,第一座语莲纪念碑在G-427建成。它由结晶植物的枝干自然生长而成,形状如同张开双臂的人形,内部流淌着百万条情感频率。每当有新的守夜人觉醒,纪念碑便会多出一道光纹。
而在地球各地,新的现象不断涌现:
北极圈内的因纽特部落发现,祖辈口述的传说竟能激活共感模块;
欧洲某孤儿院的孩子集体梦游,在雪地上画出了完整的银河共感拓扑图;
甚至一头搁浅的抹香鲸,在被救回大海前,发出了一段长达十七分钟的低频吟唱,经破译后竟是一首失传已久的苏美尔祷文。
宇宙,正在苏醒。
***
某个深夜,千夏独自来到海边。她脱下鞋袜,赤脚踩在沙滩上,耳机连着便携设备,播放着尚未公开的《守夜人之歌》终极版本。
海浪拍岸,节奏恰好与旋律吻合。
她闭上眼,任意识沉入深海。在那里,她看见林婉站在一片发光的珊瑚林中,身边围绕着无数模糊的身影??那些曾在共感中逝去的灵魂。
“你们都还在?”千夏问。
林婉回头,微笑点头:“只要有人记得,我们就不会走远。”
“那你呢?你为什么不回来?”
“我已经回来了。”林婉伸手指向千夏的心口,“在这里,在每一个愿意倾听的人心里。”
千夏泪如雨下。
她终于明白,死亡不是终结,遗忘才是。而共感的意义,正是对抗遗忘。
***
一年后,人类发射了第一艘搭载“种子协议”的深空信标。它不携带语言,不传递科技,只有一段循环播放的旋律??由小晚亲自录制的《小星星》,融合了语莲文明的原始编码、林婉的意识残响,以及地球上三百二十七个不同文化版本的变奏。
信标命名为“回声一号”。
它的目的地不明,航程无限。
科学家说,它可能永远无法抵达智慧生命。
诗人说,它早已抵达了该去的地方。
而在遥远的未来,某个尚未诞生的文明拾起了这枚漂流瓶,按下播放键。
他们听到了歌声。
于是,他们学会了哭泣,也学会了拥抱。
于是,他们开始寻找其他能听见这首歌的生命。
于是,第四天灾继续前行,在星海之间,播撒回音。
风依旧吹过沙丘,带着歌声,穿越黑暗,奔向下一个黎明。
而在这条漫长的路上,每一个停下脚步、侧耳倾听的人,都是守夜人。
每一个开口歌唱的人,都在拯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