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陛下旨意,赏淑妃谢氏!”刘永顺接着补充道:“镀金点翠镶红宝石头面一副,按妃位规制配嵌宝石七颗;杭绸八匹,色用绯红、石青、藕荷等常例花色;官窑青花折枝莲纹瓷具一套,计碗、盘、碟共十件;银铤二百两,锦缎被褥两床。另,依妃位份例,增月例银五十两,绸缎两匹,钦此!”
这赏赐清单念得清清楚楚,殿内众人听了皆暗自点头:无论是头面的宝石数量、绸缎的品类匹数,还是瓷具、银铤的规格,都严格对照《内宫则例》中“四妃”册封的常例标准,既无克扣,也无半分逾矩的额外恩赏,全然是帝王对新晋妃嫔的制式恩典。
“陛下待淑妃,倒是恪守礼制。”不少官员都暗忖,先前因她诞育皇嗣而揣度的“破格恩宠”,看来是多虑了。
“臣妾谢陛下恩典。”谢知意再次叩首谢恩,依旧是那般端庄得体,不见半分因赏赐寻常而显露的失落。
司仪官适时唱喏:“册封礼成,请淑妃退殿!”
尚仪局女官连忙上前搀扶,谢知意依原路退出太和殿。踏出殿门的那刻,一缕朝阳恰好迎面照来,落在她鬓边的凤首步摇上,赤金的凤羽沾了光,连缀着的珍珠都泛出温润的亮泽。
尚仪局女官连忙上前搀扶,谢知意依原路退出太和殿。踏出殿门的那刻,一缕朝阳恰好迎面照来,落在她鬓边的凤首步摇上,赤金的凤羽沾了光,连缀着的珍珠都泛出温润的亮泽。
銮仪卫的杏黄翟舆已在承天门外候着,十二名校尉擎着鎏金幡旗立在两侧。
谢知意在霜降搀扶下踏上舆阶,接过福生递来的托盘,将金册金印置于膝头上。
随着掌仪太监“起驾”的号令,仪仗往长春宫行去。
宫道两侧的宫人按品阶跪成两列,“恭迎淑妃娘娘”的呼声此起彼伏。
长春宫门前,谷雨领着三十多名宫人候着,见翟舆过来,率先跪下:“奴婢等恭迎淑妃娘娘回宫,贺娘娘册封礼成!”
翟舆停下,霜降先下车搀扶谢知意。
谢知意缓缓从翟舆下来,目光扫过众人,淡笑道:“免礼,都起来吧。”
谷雨起身走到近前,恭敬地道:“娘娘,一上午仪程定累了,殿里收拾好了,您进去歇歇。”
“还好,不算太累。”谢知意边笑应着,边往宫内走去。
在正殿宝座坐下后,陈育琳和陈进忠领着宫人们行三叩九拜大礼:“奴才(奴婢)率长春宫上下,恭贺淑妃娘娘入主长春宫,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谢知意抬手虚扶,“都起来吧。往后在长春宫当差,守好本分不越规矩,本宫不会亏待你们。”
众宫人答道:“谢娘娘恩典!奴才(奴婢)们定当恪守本分、尽心伺候,绝不敢有半分逾矩,唯娘娘马首是瞻!”
“如此甚好,行了,没事都退下吧。”谢知意淡然说道。
待殿内宫人尽数退去,谢知意对谷雨道:“这两样东西寻常无用,却干系重大。你取那紫檀长匣来,仔细盛了,搁在东暖阁内室的樟木箱里锁好。”
“是,娘娘。”谷雨躬身应下,双手捧起托盘,缓步退出正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