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他喃喃道,“难怪他们选在那里聚会。不是为了清修,是为了接引‘天命’!”
次日清晨,假圣驾抵达昌平,沿途百姓焚香跪迎,锣鼓喧天。消息飞传五台,清凉寺当即召集全山僧侣诵经三日,准备迎驾。
六月二十,京师东厂密报:一名身穿灰袍的游方道士在宣武门外茶馆高谈阔论,声称“当今皇帝乃篡位伪君,真主已在北地觉醒”,并展示一枚铜牌,上有“允?再世”四字。当场被捕,搜出身带七封密信,分别送往南京、杭州、襄阳、成都等地。
王兴隆下令:“严刑审讯,顺藤摸瓜,追查所有收信人。同时对外宣称,此人系清廷派来制造混乱的细作,已被识破伏诛。”
然而,风波并未平息。六月廿三,江南传来急讯:应天府街头出现数百名白衣信徒,头裹黄巾,手持《转轮经》副本,齐声chanting“迎真主,清浊世”,冲击府衙,砸毁县志碑文,声称要“恢复建文正统”。虽被驻军镇压,但领头者临死前高呼:“允?将在中元夜归来,钟声响处,万民俯首!”
王兴隆终于意识到,这已非局部叛乱,而是一场席卷全国的思想战。敌人不要城池,不要金银,他们要的是“合法性”的重构??让百姓相信,坐在紫禁城里的人是冒牌货,而躲在深山古刹中的才是真命天子。
他召集群臣议事,却见内阁诸公面面相觑,无人敢言。
唯有洪承畴挺身而出:“陛下,治标须治本。今谣言四起,根源在于宗室谱系不明、民间对前朝记忆模糊。臣请重启‘宗庙大典’,公开祭祀太祖、成祖、懿文太子,并邀请天下儒生共撰《皇明正统论》,阐明陛下继统之正当性。”
王兴隆摇头:“不够。读书人信理,百姓信神。他们不怕道理,只怕‘天意’。”
他提笔写下一道密旨:“命钦天监择吉日,于七月初七在天坛举行‘祭天辨真’大典。朕将亲自登坛祷告,焚香问卜,昭告天地:若有自称前朝后裔者,敢与朕同日上表诉冤,则请上苍降下雷火,以证其诚;若不敢,则为欺世盗名之徒,人人得而诛之!”
此令一出,朝野震动。
七月初一,假圣驾顺利进入五台山境内。清凉寺派出十八高僧迎于山口,焚香献花,诵《华严经》以示敬意。朱九龄端坐銮舆,神色肃穆,一一回应佛礼,毫无破绽。
当晚,骆养性率三百锦衣卫精锐潜行至后山,借暴雨掩护,悄悄包围清凉寺。
子时刚过,一声炮响划破夜空??行动开始!
锦衣卫破门而入,直扑方丈禅房。智圆法师正在灯下书写文书,见官兵涌入,竟不惊慌,只叹道:“终究还是来了。”
搜查持续整整一夜,结果惊人:在佛塔地基之下,发现一座地下密室,内藏大量兵器铠甲、火药硫磺,以及一面绣着“大明复兴”四字的龙旗,旗帜中央赫然缝着一块褪色的蟒袍碎片??与慈音寺铁箱中那件完全一致!
而在密室最深处,有一间净室,供奉着一位白发老者。此人盘膝而坐,面容枯槁,身穿粗布道袍,胸前挂着半枚缺角玉玺。
“你是谁?”骆养性厉声质问。
老人睁开双眼,目光如电:“吾乃朱允?,大明正统遗脉,奉天承运监国摄政王。尔等悖逆天命,终将遭戮。”
骆养性冷笑:“两百年前的人还能活着?你最多是个疯子,或是清廷傀儡!”
老人却不怒,反笑:“你不信?去挖开金陵玄妙观的地窖,那里埋着我的出生诏书、太祖亲赐金印,还有……我母亲的遗发。”
锦衣卫当场将其拘押,连夜押送京城。
七月初五,囚车抵京。王兴隆并未立即审问,而是下令将其关入皇宫地牢,单独囚禁,每日供给御膳,严禁任何人探视。
七月初六,天坛祭典前夕,京城内外气氛紧张至极点。东厂密探回报:已有十余股神秘势力试图混入京城,目标疑似为天坛周边制高点,意图干扰祭典。另有江湖术士散布谶语:“七夕无云,真主现身;雷火不降,天弃伪君。”
王兴隆冷笑:“那就让他们看个清楚。”
七月初七,寅时三刻,天坛圜丘之上,香烟缭绕,九鼎齐燃。王兴隆身穿衮冕,手持玉圭,缓步登阶。百官列于坛下,万民遥望,屏息凝神。
祭文诵毕,司礼官高唱:“请陛下问天辨伪!”
王兴隆仰望苍穹,朗声道:“上苍在上,朕朱由检,承继大统,十七年励精图治,抗虏安民,未敢懈怠。今有逆徒妄称前朝血脉,蛊惑人心,动摇国本。若彼果为真龙,愿与朕同日上表,乞天降雷火,以验其诚!若畏缩不敢,则为妖妄之徒,天下共击之!”
话音刚落,忽见东南方向乌云密布,电光隐隐,雷声滚滚而来。
百官变色,百姓跪倒一片。
就在此时,一道闪电劈落,正中天坛外围一棵古柏,轰然炸裂,火星四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