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笔趣阁 > 第326章(第2页)

第326章(第2页)

最终,刀疤汉子捡起地上的铜钱,轻轻放回怀里:“我去帮你刷墙。”

同一时刻,辽东前线,建奴大营。

努尔哈赤端坐帐中,眉头紧锁。昨夜,三万大军莫名骚动,数千士兵跪地叩首,口中念叨“白发王者降临”,更有百余人当场割发弃甲,宣称“不再为奴”。军医束手无策,只说“此乃心魔作祟”。

“中原竟有如此妖术?”他冷声问幕僚。

谋士低头道:“非妖术,似是一种……集体信念。据探子回报,明国境内已有数十万人自称‘听到了钟声’,行为举止皆受其影响。甚至有边军将领主动减免赋税,称‘不愿违逆天意’。”

努尔哈赤沉默良久,忽然大笑:“好!若真是天意,那我便替天行事!传令下去,暂缓攻明,先清内部。凡提及钟声者,斩;梦中呓语者,囚;传播童谣者,族诛!”

但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下令的同时,一名被俘的汉人小兵正蜷缩在牢笼中。他双目紧闭,嘴角却带着笑意。

因为他刚刚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站在长城之巅,手中握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未来通宝”,迎风猎猎。而在远方,无数百姓手持油灯,如星河般涌来。

他醒来的第一句话是:“我不是俘虏了。我是信使。”

数日后,北京梦政院。

宋弘业独自坐在铜盆前,水面平静如镜。他已经七日未眠,只为捕捉那一丝残留的钟波痕迹。突然,水纹微漾,显现出一行倒置的文字:

>**第四声将启,心锁欲开。

>此次非钟鸣,乃心问。**

他猛地站起,喊来骆昭:“准备全国通梦阵列!这不是宣告,是反问!他要让每个人自己回答一个问题??你究竟为何而活?”

骆昭变色:“这种力量太过危险!一旦百姓开始思考生存意义,谁还能控制他们?”

“已经控制不住了。”宋弘业苦笑,“你以为‘问心坛’是谁推动的?那是钟声的余震。现在,他要掀起真正的风暴。”

果然,半月之后,异象再现。

这一回,没有钟声,没有幻象,只有一种无声的“提问”弥漫在空气中。无论男女老幼,无论贫富贵贱,都在某一刻突然停下手中之事,陷入沉思。

北京街头,一位卖豆腐的老翁忽然流泪:“我这辈子,除了养活儿子,还做过什么值得的事?”

南京茶楼,一名妓女凝视铜镜:“他们叫我贱籍,可我心里明明也想做个好人。”

山西矿洞,几个苦力放下铁镐:“咱们挖煤供达官贵人取暖,可自己冻死在窝棚里……这到底对不对?”

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却像种子落入干涸土地,悄然生根。

更可怕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行动。

山东某县,一群农民自发组织“共耕社”,将土地合在一起耕种,收成分给孤寡老人;

浙江宁波,几位商人联合发布“良心价目表”,承诺不欺客、不掺假,并公开账目;

甚至连皇宫内,也有太监悄悄撕毁“避讳条例”,在宫墙上写下“皇帝也是人,也会错”。

承平帝得知后暴怒,下令彻查。可查来查去,发现带头者竟是自己最信任的内阁大学士李维桢。此人年过六旬,一生忠君爱国,如今却在家中设立“省心堂”,每日召集仆役一起讨论“何为正义”。

皇帝亲自召见,怒斥:“你疯了吗?你是朝廷命官,怎能鼓动下人议政!”

李维桢跪地叩首,老泪纵横:“陛下,非臣疯癫,而是民心已醒。昨夜我梦见自己站在一口钟下,有个声音问我:‘你辅佐君王三十年,可曾为百姓说过一句真话?’臣无言以对……醒来后,只能这么做。”

皇帝怔住,良久方道:“那你……恨朕吗?”

“不恨。”李维桢摇头,“臣只悔。悔自己睁眼看了三十年黑暗,却始终不敢点灯。”

这一夜,皇帝再次来到太庙。

他跪在祖宗牌位前,低声诉说:“儿今日惶恐。不是怕江山易主,而是怕……愧对列祖列宗。你们打下这片天下,是为了子孙享太平,还是为了百姓得安康?”

无人回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