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全本 > 第327章(第2页)

第327章(第2页)

果然,不出十日,风暴席卷全国。

湖广武昌,刀疤汉子带领数十名信徒闯入县衙,强行释放因传播童谣被捕的村民。县令调兵围剿,双方激战一夜。次日清晨,战场上尸横遍野,带头者尽数伏诛。然而,他们的尸体被百姓悄悄运回村庄,葬于祠堂之后,立碑曰:“引路之人”。

江西南昌,一位秀才在乡试考场上公然拒绝答题,提笔写下万言《醒世策》,痛陈科举弊端、民生疾苦。主考官大怒,将其革除功名,打入大牢。消息传出,三百学子集体罢考,街头高呼:“我们要真才实学,不要八股囚笼!”

辽东前线,建奴军营再次爆发异动。数百名士兵梦见自己变成汉人百姓,亲历饥荒、强征、屠村之苦,醒来后集体哗变,杀死监军,携械投奔明军。努尔哈赤震怒,下令屠尽叛军家属,结果激起更大规模骚乱。连他最信任的长子褚英也悄然质问:“父汗,我们征服的土地上,为何人人皆梦中原?”

而在梦政院内,宋弘业与骆昭彻夜推演“通梦阵列”的后续影响。

“我们原本以为钟声是号角,现在才发现,它是手术刀。”骆昭神色疲惫,“它切开了整个国家的皮肉,暴露出腐烂已久的筋骨。若处理不当,不是觉醒,而是溃败。”

宋弘业点头:“所以接下来,不能只靠梦,还得有路。”

“什么路?”

“让普通人知道,除了跪着活、骗着活、忍着活,还有第三种活法??站着活。”

他们决定启用沉寂数年的“织梦网”系统。这是王兴隆早年留下的秘密组织架构,以驿站、茶馆、医馆、书院为节点,通过特定暗语与符号传递信息,形成一张覆盖全国的情报与教育网络。

小玉亲自执掌中枢,派遣“梦使”潜入各地。她们不再宣扬神迹,而是教人识字、算账、写诉状、读律法。她们在墙上画图讲述“共耕社”的成功经验,在井边教妇孺背诵《平民约法十条》,甚至协助农民建立“议事会”,自主决定收成分配。

渐渐地,一种新的秩序悄然生长。

山西某镇,原本由豪强把持的煤窑被工人接管,实行“五成归劳、三成补贫、二成修路”的新制。镇守太监前来查办,却发现全镇百姓手持灯笼列队相迎,齐声朗诵:“劳动所得,天理难夺。”太监哑口无言,最终默默退去。

直隶保定,一名寡妇因丈夫欠债被逼卖女,求助无门时遇到梦使。对方帮她起草诉状,并联系邻村律师共同辩护。庭审当日,县令本欲偏袒债主,却被旁听群众齐声质问:“若是你的女儿,你也卖吗?”最终判债务免除,劣绅革职。

这些事例被记录下来,编入新版《苍生书》,并通过商旅、僧侣、戏班传往四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改变并非遥不可及,只要敢想,敢说,敢做。

然而,黑暗也在集结。

四月初七,京城突降暴雨。梦政院遭雷击起火,大量典籍化为灰烬。官方宣称“天谴妖邪”,随即重启对“梦党”的清剿。数十名公开支持改革的官员被罢免,民间讲学会被查封,街头壁画尽数铲除。

承平帝并未阻止,只是在深夜召见骆昭,问了一句:“你说……如果朕现在站出来支持他们,会不会好一些?”

骆昭沉默片刻,答:“陛下若早十年问这个问题,或许天下已变。但现在……您一旦表态,只会让他们成为靶子。真正的力量,从来不在龙椅上,而在百姓心中是否愿意为你说话。”

皇帝苦笑:“所以朕已是孤家寡人?”

“不。”骆昭摇头,“您只是终于看清了自己的位置。”

雨停之后,南方传来急报:柳红绡率残部攻占泉州港,宣布成立“民治同盟”,施行“六政新规”??免税三年、男女同校、废除贱籍、开放言路、设立陪审、轮值议政。

朝廷派水师围剿,却屡战屡败。原因无他,沿海渔民纷纷倒戈,为起义军提供情报与补给。更有甚者,明军战船上半夜还在追击,下半夜便升起黑旗,加入叛军行列。

福建士绅联名上书,请求朝廷谈判招安。理由只有一条:“民心已失,兵不可恃。”

与此同时,西北荒山,少年终于完成第九颗螭龙珠的融合。黑钟嗡鸣不止,第十颗珠子缓缓下沉,嵌入钟腹中央。整个钟体开始发生变化??不再是青铜古器的模样,而是逐渐透明,内部似有星河流动。

他知道,第六声即将开启。

但这不是一次普渡众生的钟鸣,而是一场筛选。

因为当光明持续太久,阴影便会以更极端的方式反弹。那些曾经麻木的人醒了,可醒来后第一件事,不是建设,而是清算;不是宽恕,而是复仇。

湖南衡阳,一群自称“净火盟”的暴民冲进富户宅邸,不分青红皂白烧杀抢掠,口中高呼:“你们都该死!你们吸我们的血!”其中不乏曾受梦谕感化的旧信徒。

四川成都,一名青年学者创办“理性会”,主张以辩论取代暴力,却被激进派刺杀于街头。凶手留下字条:“软弱的思想比贪官更危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