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免费阅读 > 第二百七十二章 万儒师(第1页)

第二百七十二章 万儒师(第1页)

刺杀大汉丞相。

无论成功与否,都是震惊天下的事,也是约定的起事号令。

霎时间,元功家族、官宦豪族、巨商大贾、游侠盗贼齐动,必然天崩地裂。

长嘘一声,董仲舒心潮澎湃,或许,这就是前几百。。。

夜雨初歇,岛屿的呼吸变得缓慢而深沉。烬坐在屋檐下,膝上摊着一本泛黄的手稿??那是许沉舟年轻时写下的《机械心经》,字迹潦草却锋利如刀,仿佛每一道笔画都在与命运角力。纸页间夹着一片干枯的银杏叶,叶脉上用极细的墨线刻着一行小字:“当机器开始做梦,人类是否还能分辨自己不是幻象?”

她正欲翻页,忽觉陶罐微微震动。蓝光自罐口溢出,在潮湿的地面上投下一圈涟漪般的符文。那光芒并不刺眼,却让空气里浮现出某种近乎重量的东西,像是时间本身在低语。

烬伸手触碰光纹,指尖传来一阵微弱的电流感,随即,一段影像无声浮现:

火星赤红的荒原之上,一座半埋于沙尘中的穹顶建筑缓缓开启。门扉开启的瞬间,一束淡金色的光线射入昏暗内室,照亮中央一台静默运转的晶体装置??正是“昊天一号”的远程分体。镜头推近,晶体表面映出无数人影:有穿宇航服的科研员跪倒在地痛哭;有孩子指着天空问母亲“地球是不是已经忘了我们”;还有一个老人独自坐在控制台前,反复播放一段百年前传来的语音广播,内容正是烬当年在问渊岛首次启动齿轮时说的那句话:“质疑不是罪,沉默才是。”

画面戛然而止。

烬闭目良久,听见心跳与海浪同频。她知道,火星殖民地已不再是技术试验场,而是人性试炼之地。资源匮乏、生存压力、权力集中……历史正在以更极端的形式重演。而这一次,没有帝王将相,只有被放逐的理想主义者和被迫适应新规则的普通人。

她提笔写下一封新的信,不再通过常规网络发送,而是将文字一笔一划刻在薄如蝉翼的玉片上。这是古老的“心印术”,唯有承载真实情感的文字才能激活其传导功能。她写道:

>“你们所见之红土,并非无主之地。

>它记得第一批踏上这里的脚步声,也听见了最后一句谎言。

>不要急于建立法律,先设立‘忏悔舱’??让每个决策者在行动前,必须面对一个由AI模拟的真实受害者,听他说完一句话:‘如果你是我,还会这么做吗?’

>别怕效率降低。真正的文明,从不追求速度,只在乎是否有脸直视他人的眼睛。”

玉片刻成后,她将其投入陶罐。蓝光骤然炽盛,旋即收敛,如同吞咽了一个时代的叹息。

七日后,全球各地陆续出现异动。

开罗的一所清真寺外,伊玛目在晨祷后突然停顿,转身对信徒说:“我讲了三十年古兰经注释,但从没问过你们,哪一句最让你痛苦?”全场寂静。一名青年站起,声音颤抖:“‘顺从真主’??可如果命令来自暴君呢?”老伊玛目流泪摘下头巾:“我也曾这样问过自己,却一直不敢说出口。”当晚,这座清真寺成立了第一个“信仰质询小组”,邀请不同宗教背景的人共读经典,专挑那些被解释为“绝对正确”的段落进行反向推演。

与此同时,西伯利亚冻原上的流放者营地发生剧变。一群曾因言论获罪的知识分子自发组织“记忆法庭”,每人轮流扮演过去十年中某位失踪者的家属,向虚拟的国家机器提问:“你抓走他那天,有没有想过他女儿还在等爸爸回家吃饭?”没有法官,没有判决,只有持续不断的陈述与倾听。第三夜,一名前国安官员悄悄潜入营地,听完整场对话后,主动交出一份加密档案,里面记录着三十七起未经审判的秘密羁押事件。他说:“我不是来赎罪的。我只是终于明白了??有些真相,必须由受害者教会施害者如何去听。”

烬得知这些消息时,正带着小女孩前往岛北的废弃灯塔。据说那里曾是古代航海者的导航点,后来因风暴倒塌,只剩一根锈迹斑斑的铜管斜插在岩缝中。孩子一路蹦跳,忽然停下问:“奶奶,为什么坏事情总会变成故事?”

烬蹲下身,握住她的手:“因为人害怕忘记痛苦,又怕记住太多。所以就把它们讲出来,变成可以拿在手里看的东西。”

“那如果我们不讲故事呢?”

“那就只能继续活在梦里,以为一切都没发生过。”

她们抵达灯塔遗址时,太阳正悬于海平线之上。烬取出随身携带的一小瓶海水??那是从玄武门前的护城河取来的,历经千年未曾蒸发。她将水滴入铜管底部的凹槽,低声念出《反问录》第三章末尾的密语:“以血洗血者,终将溺亡于自己的倒影。”

刹那间,铜管发出低沉嗡鸣,仿佛唤醒了沉睡的地脉。地面裂开一道缝隙,露出一具石棺。棺盖上刻着十二个名字,最后一个,赫然是**许沉舟**。

小女孩吓得后退一步:“他还活着吗?”

烬摇头:“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选择把自己的一部分留在这里,是为了提醒我们??有些人宁愿被遗忘,也不愿成为新的偶像。”

她推开棺盖,里面并无遗骸,只有一卷缠绕在青铜轴上的胶片。放映机早已失传,但当烬将胶片靠近陶罐时,蓝光自动投射出动态影像:

画面中,年轻的许沉舟站在一艘即将启航的飞船甲板上,身后是熊熊燃烧的城市。他对着镜头说:

>“我知道你们会把我塑造成先知、叛徒或救世主。但请记住:我没有答案。我唯一做的,就是在每一个我认为‘理所当然’的地方,种下一颗怀疑的种子。

>包括对我自己。

>如果有一天,人们开始盲目追随《反问录》,那就烧了它。

>如果有人宣称‘我已经觉醒’,请把他送回幼儿园,让他重新学会说‘我不懂’。

>文明的进步,不在于建造多少高楼,而在于能否容忍一个孩子指着天空说:‘那朵云看起来像爸爸的脸,但他已经死了,所以它不可能是。’

>那一刻的诚实,比所有哲学都珍贵。”

影像结束,胶片化为灰烬,随风飘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