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姐夫帮忙 > 第1289章 朝堂弹劾(第2页)

第1289章 朝堂弹劾(第2页)

沙陀碛一役后,火龙骑两千人只剩一千四百,马两千匹减至一千一百——火药更惨:弹丸全空,手雷仅存三颗,炮药只够鸣礼一炮。

寒风从铠甲裂缝灌入,像千万根针往骨里扎。周士把最后一壶烈酒递给伤兵,自己舔壶口——只剩一滴,辣得他直眯眼。

"团长,咱还能打吗?"新兵李虎问。

"打不动,也得把故事带回去。"周士拍他肩,"火药会用完,传说不会。"

火龙旗在风里飘,旗面弹孔如星,却无人提议换一面——那是他们活下来的"勋章"。

夜宿白龙道,气温骤降三十度。

火枪变冰棍,手雷壳凝霜,有人想劈枪生火,被周士一脚踹翻:"想留种,就别毁祖宗牌位!"

士兵们只好把枪搂怀里,像抱媳妇。没有篝火,啃冻干粮得先含化表层,再一点点咬,咬快了,嘴唇粘掉一层皮。

第一次,火龙骑体会"科技尽头是原始"的苦涩。

第一次,他们羡慕起普通汉军——至少人家刀箭不会冻成冰棍。

与此同时,洛阳南宫,雪未化,炉火却烧得旺。

大司空府案上,弹劾邓晨的奏疏堆得比炭筐还高:

-司空掾史范升:常山太守邓晨,糜费国帑,私造妖器,一发雷火耗钱十斛,可养十卒一年;

-御史中丞韩歆:常山私兵两千,不隶兵部,不奉虎符,意同割据;

-博士祭酒欧阳歙:火器惨毒,有干天和,恐伤陛下仁政之名。

更狠的,是常山本地豪强联名附奏:邓晨借赈民之名,行"以工代赈"实,募流民为兵,拆我庄园木为炮架,夺我铁官炉为炮铸,形同掠夺!

一条条,像蘸了盐水的鞭子,抽向尚在归途的邓晨。

灯火下,刘秀手执奏疏,眉头紧锁。

阴丽华捧热奶汤进殿,轻声:"陛下也信二姐夫糜费?"

刘秀摇头:"朕知他苦,但众口铄金。火器之利,朕亲见;火器之害,朕亦虑——若人人仿造,天下岂不遍地雷火?"

他抬眼望殿外飘雪,似望见千里外火龙骑残旗:"待他归,朕要听他亲口说——为何藏私?又为何此时才用?"

消息传回常山,留守府中。

韩清漪、白芷、孔柳、小娥四人,连夜剪下发一缕,以白绫包之,写"请罪表",自愿赴洛阳为夫辩冤。

邓晨父邓宏,拄杖立于庭,雪落满肩:"我儿藏私?他藏的是不忍!"老人颤声,"若早用火器,中原少死十万,可多十万孤儿寡母!"

四女拜别公公,冒雪登车,星夜赴京,一路散发"民谣":

"阴山雪,火龙热,

两千骑,破胡月;

若问器,造于常,

愿铸犁,莫铸铁!"

百姓口耳相传,为邓晨攒下第一波"民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