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最新 > 第326章(第1页)

第326章(第1页)

崇祯五年十月二十五日,朱由检从温柔乡中艰难起身。都说小别胜新婚,他这大半年身边连个伺候生活的宫女都没带,什么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也没有,因为害怕被宫女勒脖梗,整天跟一大群糙汉呆一块儿,军营中只有几百小母马。。。

钟声落下的那一刻,整个大明仿佛被一只无形巨手按下了静止。不是声音的消失,而是所有喧嚣在灵魂深处被碾成齑粉。百姓在梦中惊坐起,士兵在营帐里跪地痛哭,官员在公堂上笔坠纸裂,连宫中太监扫地的动作都僵在半空。

那声钟鸣没有频率,却直击人心最深的角落??那里藏着童年失散的母亲、战死边关的兄弟、饿死在雪夜的父亲、被强征入伍再未归家的儿子。它不讲道理,只唤醒记忆;它不辩是非,只照见真相。

京城承平殿内,皇帝仍坐在龙椅上,可脊背已佝偻如老农。他张了张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眼前那页写着“饿死者减少六成”的奏折缓缓飘起,在空中旋转三圈后,竟自动折叠成一只纸鹤,振翅飞向窗外。

“朕……是不是早就该听见?”他喃喃。

无人应答。但紫禁城九重门扉,自内而外,一扇接一扇无风自开,直至正阳门豁然洞开,直面苍茫天下。

与此同时,西北荒山之上,黑钟光芒渐敛,恢复原形。王兴隆的身体开始透明,像沙粒般从指尖向上消散。他望着少年,笑得像个终于完成作业的孩子。

“记住啊……”他的声音越来越轻,“别做救世主,要做引路人。火种不是你给的,是你帮他们自己点燃的。”

少年双膝跪地,额头触地:“弟子明白。”

话音未落,老僧身影彻底化为光点,随风散入钟体。第八颗螭龙珠微微颤动,仿佛吞下了一段漫长岁月。

少年久久伏地不起。直到晨曦初露,才缓缓起身。他的左眼螺旋纹路已沉入瞳底,宛如静止的钟摆。他知道,那一炷香的时间,足够让第三声钟鸣植入亿万人心田。接下来,不再是“信不信”的问题,而是“要不要醒来”的选择。

而这场觉醒,注定不会平静。

七日后,湖广武昌府。

一座废弃驿站中,十几个衣衫褴褛的人围坐火堆旁。他们曾是净梦会骨干,如今只剩逃亡命脉。为首的汉子满脸刀疤,手中攥着半块印有白发少年侧影的“未来通宝”。

“我们还等什么?”一人怒吼,“小玉下令解散组织,可外面已经血流成河!福建十三村因私藏梦导使遗物被屠尽,江西三县百姓因集体诵念‘信者生’遭官兵镇压!这哪是觉醒?这是屠杀!”

火堆噼啪作响,无人回应。

忽然,角落里一个瘦弱少年开口:“我梦见他了。”

众人转头。

“昨夜我昏睡过去,梦见自己站在一口巨钟下。他站在钟顶,没说话,只是指着脚下大地。我低头一看……全是人名。密密麻麻,层层叠叠,像树根扎进泥土。然后他说:‘每一盏灯灭了,就会有新的火种亮起来。你们不是终点,是桥梁。’”

众人沉默良久。

刀疤汉子猛地将铜钱摔在地上:“桥?老子只想报仇!朝廷杀了我全家,现在连做梦都要治罪!我宁可带人杀进巡抚衙门,拼个鱼死网破!”

话音刚落,门外传来一声冷笑:“那你就是叛徒。”

门被推开,小玉披着黑袍走入,身后跟着两名蒙面人。她脸上多了道新伤,眼神却比以往更冷。

“你说你要复仇?”她盯着刀疤汉子,“那你和那些贪官有什么区别?你也想用血洗血,让无辜者为你陪葬?这就是你理解的‘梦’?”

“我不懂那么多!”汉子咆哮,“我只知道我妹妹才十二岁,就被当成‘妖言惑众’活埋了!你说桥梁?我现在只想炸桥!”

小玉静静地看着他,忽然从怀中取出一块布巾,展开??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名字,最小的一个只有三个字:“阿禾”,旁边标注“武昌南村,殉于三月初七”。

“这是第七批登记在册的牺牲者。”她声音平静,“三百二十七人。其中有你妹妹,也有我的侍女。她们不是数据,是我们认识的人。”

她抬头环视众人:“但如果我们现在举旗造反,死的将是三千、三万、三十万。朝廷有的是军队,而百姓还没准备好承受战争的代价。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冲锋,是播种。”

“怎么播?”有人问。

“讲故事。”小玉淡淡道,“把他的模样画在墙上,把钟声编成童谣,把‘信者生’刻在井沿。让每个孩子从小就知道,这世上有人为他们受苦,有人愿替他们发声。”

“可这些有用吗?”另一人质疑,“当刀架在脖子上时,故事能挡得住吗?”

小玉笑了,第一次露出疲惫中的温柔:“十年前,我也这么问过王兴隆。他说:‘你现在觉得没用的东西,可能要在二十年后才能发芽。但正因为没人相信它会发芽,所以一旦破土,就无人能挡。’”

她顿了顿,从袖中抽出一支炭笔:“今晚,我要去江陵书院。那里有三百学子,明日就要参加乡试。我会在墙上写下一句话??‘你读的圣贤书,可曾听见百姓哭?’”

众人面面相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