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系列动作干净利落,沉默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和一种独特的、内部才懂的默契。
王小小看着这几个人,眼睛红肿,瞬间知道了。
她的耳边响起爹的话:“军队内部一项不成文但必须遵守的最高原则:保障军属,就是巩固战斗力;尊崇烈属,就是尊崇军队的魂。”
她站了起来。
王继军小声:“烈士家属怎么可以坐硬座?”
说完站了起来,就要去找乘务员买硬卧。
贺瑾一手拉着一个:“坐下,这是最好选择,买坐票,是为了多给钱让他们回去生活,钱用到刀刃上。”
贺瑾的话像一盆冷静的清水,淋湿头脑发热的两人。
王小小沉默地坐了下来,她明白贺瑾是对的。
最高的尊重,是理解和维护他们沉默的选择。
军军第一次无奈地坐了下来,他咬着嘴唇,眼圈瞬间就红了。他信仰的世界里,英雄和他们的家人理应享受最好的,这种“省钱”的现实与他认知中的“应该”产生了剧烈的冲突,让他感到一种无力又憋屈的难过。
第179章同志,我穿军装,吃军粮,就是军人。请收下,这是命令
夜幕,车厢里亮起了昏黄的灯光,各种气味混合在一起。
到了晚饭时间,周围的人纷纷拿出自带的干粮,窝头、饼子、煮鸡蛋。
那几位军属也默默地掏出了布包里的杂面馍馍和咸菜疙瘩,就着军用水壶里的冷水,小口地吃着。
王小小看着他们手里干硬的馍馍,又看了看他们身边疲惫的孩子,心里一酸。
王小小站起身,对贺瑾和军军说:“看着东西。”
然后她艰难地穿过拥挤的过道,找到餐车员,用钱用票买了四盒带肉的盒饭。
她捧着那四盒冒着热气的铝饭盒,小心翼翼地往回走。
贺瑾和军军立刻起身,帮她隔开拥挤的人流。
他们再次来到那几位军属面前,两位老人和两位抱着孩子的妇女正就着冷水吃干粮。
王小小将热饭盒轻轻递到他们面前,声音温和却坚定:“老爹,大娘,嫂子,吃点热乎的暖暖身子。”
老夫妻和妇女愣了一下,看着那油纸包着的、冒着热气的饭盒,连忙摆手推辞:“使不得,闺女!这太金贵了!”
“我们有吃的,真的,这……”
“快拿回去,你们自己吃……”
王小小不由分说,将饭盒塞进他们手里:“我们吃过了。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王小小“啪”地一声,脚跟并拢,腰杆挺得笔直,抬起右手,向这四位普通的、吃着干粮的、舍不得买卧铺的军属,敬了一个极其标准、无比庄重的军礼。
那个敬礼,与车厢里困顿的环境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却又显得如此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