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她亲自骑马回家,通知了小丁和涂大鹏,让他们俩过来帮忙。回去的路上,她突然想起,盘龙镇的老板孙海成因为处理生意上的事,还在曹家没离开,心里不由得一喜:这可太好了!
见到孙海成,梁红英急忙上前,紧紧握着他的手,把紧急情况告知:“孙大哥,今天你必须赶紧赶回盘龙镇,刻不容缓!”
孙海成一脸不解,忙问:“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你们盘龙镇已经被鬼子盯上了!”梁红英语速极快,“他们已经集结了大批人马,今晚就准备去扫荡你们镇,主要是针对你们那些反抗组织。”
孙海成一听,吓得身子一震,声音都有些发颤:“那……那怎么办?我们这不就完了吗?”
梁红英眼神坚定,沉声道:“我们卧龙镇这边也组织起了武装队伍,正好可以给鬼子来个半路伏击,打他们个措手不及!所以你今天必须快马加鞭赶回去,让镇上的人做好准备,多组织些人手。不然的话,全镇的人都要遭殃了!”
孙海成不敢怠慢,连忙问:“要伏击他们,咱们选在哪里?”
“我已经派人盯着鬼子的动向了,估计他们晚上行动,进盘龙镇扫荡。”梁红英又说,“你们盘龙镇附近,最险峻的地方就是老虎口。今晚我会带着队伍赶到那里,你回去之后,也把镇上的人调到老虎口,有多少算多少,咱们在那里会合。”
孙海成点点头,事到如今,已经没有别的路可走,只能硬着头皮干。他当即带着两个手下,披着黄昏的余光,快马加鞭,往盘龙镇赶去。
而梁红英这边,回到刘家大院时,已经有人稀稀拉拉地来报到了。她看了看,来的都是精壮的小伙子,赶紧命令小丁和涂大鹏,把整理好的武器分发给大家,顺便教他们怎么使用——虽说队里也有会用枪的,但时间紧迫,根本来不及多加操练,只能简单指导几句,连手雷、手榴弹也一起分了下去。
等到晚上十点多,武器全部分发完毕,还有人陆续赶来。梁红英从中挑选了精壮的小伙子,又调换了几个人;没有武器的,就让他们留在大院里待命。最终,拿到武器的加上小丁和涂大鹏,一共凑成了一支六十多人的小队伍。
梁红英把今晚的计划和情况跟大伙说了一遍,问大家愿不愿意跟着干。话音刚落,所有人都攥紧了拳头,眼中满是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没有一个人退缩。
就在这时,小于匆匆赶了回来,向梁红英汇报:“小姐,鬼子已经集结部队,整装待发了!”
梁红英忙问:“规模有多大?”
“他们几乎是倾巢而出,不下一千多号人,只留了一小部分人守据点!”小于答道。
梁红英听了,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头发根都有些发炸。她回头看了看身边的六十多个兄弟,心里清楚,这将是一场生死决战。能不能打赢,她也没底——双方力量差距太大了,就算加上孙海成带去的盘龙镇的人,总共也不过一百多号人。偷袭或许能成功,但想把鬼子全歼,几乎不可能。
可即便如此,梁红英也觉得这一战必须打,没有退路。只可惜,时间太紧迫,她联系不上紫阳大哥,只能先靠自己。哪怕打不垮鬼子,也要给他们一个教训,让他们知道中国人不是好惹的,不是他们想扫荡哪里,就能扫荡哪里的!
让梁红英稍感欣慰的是,队伍虽然人少,但装备还算精良,而且来的人几乎都带来了马匹。有了马匹,行动速度就能大大提高,也能及时抢占最有利的据点。
想到这里,她不再犹豫,当即带领着这六十多号人,快马加鞭直奔老虎口。一路上,没人敢有丝毫耽搁,个个精神抖擞。
子夜时分,队伍终于赶到了老虎口。可按照约定,孙海成他们的人马却还未到来,这让梁红英有些焦急。
她先让大家把马匹安置在安全的地方,然后亲自勘探地形,最终决定让队伍从半山坡居高临下埋伏,山坡上布满了大石头,正好可以隐蔽。她让兄弟们都藏在石头后边,反复叮嘱:“都安静点,千万别发出动静!”
刚布置好没多久,小于就匆匆来报:“小姐,从盘龙镇的方向来了一支队伍!”
梁红英推断,应该是孙海成他们。她亲自上前查看,等那支队伍走近了,先趴在草丛里仔细观察,确认不是鬼子,才从草丛里钻出来,高声喊道:“孙大哥,是你吗?”
孙海成听到声音,翻身下马,身后足足跟着五六十号人,其中还有蒋老板,甚至还有几个女子。
梁红英有些意外,问:“孙大哥,怎么来了这么多人?大家都有武器吗?”
孙海成咬牙道:“嗨,武器哪有那么多!但大伙说了,就算扔石头砸,也得跟鬼子拼了!”
梁红英心中感慨他们的血性,不过打仗光靠血性不行,没有武器终究是吃亏。她赶紧把大伙引到山坡上,吩咐道:“南山坡守一半人,北山坡守一半人,都找好隐蔽的位置。”
安排好这一切,所有人都屏住呼吸,静静等着鬼子经过,准备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喜欢民国第一侠女请大家收藏:()民国第一侠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