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紫阳也是没了辙,问梁红英:“那妹子,你说怎么办?眼下真是一筹莫展,看着队伍里遍地哀嚎的战友们受伤却无药医治,实在让我心痛。你捐了这么多钱,我先谢过你,可买不到药,终究是束手无策。去省城吧,路途遥远,风险更大,这可怎么办?”
梁红英说:“这样好了,大哥,你先跟我们回曹府,等晚上我再想办法,一定能帮你解决。”
就这样,梁红英带着小丁和张紫阳回了曹府,先让他们在曹府安顿下来。
晚上,梁红英独自出了大院,想先到街上看看。夜里很安静,就见一个挑担子的老人,一边走一边敲着梆子叫卖。梁红英赶紧赶上他,问他是卖什么的。
老人看了她一眼,指着自己的担子说道:“姑娘,我是卖粉浆脑的,你要不要来一碗?”
梁红英见老人这么晚了还顶着寒意出来营生,心里有些心疼,当即掏出一块大洋:“给我盛一碗。”
老人放下担子,那货架分了好几层。他把上边的一层拿下来,底下竟是个土灶,还冒着热气。老人给她盛了满满的一碗,梁红英看着老人这担子的巧妙设计,突然有了灵感。
她囫囵吞枣地吃完,马上就往长青药店赶。到了药店,小伙计都要关门了,梁红英招呼道:“小哥,等一等!”
那小哥一见是梁红英,认得她,就把她让了进来,问她有什么事。老板也听到了动静,从里边走出来,一看是梁红英,满脸陪笑地问:“这么大晚上的,姑娘出来有什么事吗?”
梁红英把自己的来意告诉了老板:“我想从你这里弄一批药品,而且数量不小,老板,你能不能帮我这个忙?”
老板一听,有些吃惊,问道:“你要给谁买药?一两个人用的,我还能通融,人太多可不行。日本人今天刚来过,给我下了命令,不允许大批卖药。”
梁红英也知道这事儿,马上说道:“老板,我有办法让你把药卖给我们,还不会被日本人发现,你就帮我一把吧!”
老板想了想说:“要是真能这样,我倒能给。但你能确定日本人发现不了吗?”
梁红英琢磨了琢磨,说:“我看看你这药是怎么放的。”
于是老板领着她去了库房。库房里,好多草药放在筐里,一摞一摞摆得挺整齐;有些西药则是用箱子装着。
梁红英指着这些草药说:“如果我有办法让它表面上看上去没有减少,那鬼子就不会发现。他们会把你的筐倒过来查看吗?”
老板摇了摇头:“不会不会,他们只是称称重量。我这药要是倒出来,损失可就大了。”
梁红英一点头:“这不就成了吗!我们可以把底下的药挪到上边,底下填上别的东西,只要表面看不出异样,重量也不增减,他们就不会怀疑。”
老板想了想:“要是只要草药,这办法可行,我能帮你做。”他又指着西药说,“可你要是要西药,这法子怎么用?”
梁红英伸手拿起西药盒看了看,发现这些药都是纸盒子装着药瓶,突然又有了主意:“西药也能照此办理!把药瓶拿出来,里边放上点别的东西,空盒子塞在底下,照样能蒙混过关。”
老板一听,摇着头说:“这风险太大了。”他面露难色,不过梁红英看出老板态度已经松动,心里暗忖:这关口一定要攻克。
她坚定地说道:“老板,你放心,要是出了事,我们曹家给你担着!说实话,这批药品是给游击队受伤的战士用的,他们等着救命,情况非常紧急。你要是能帮我们,我感激不尽,全山的游击队都会记着你的好!”
老板听完,先是摇头,随后又咧嘴,一副极其为难的样子。梁红英心想:这可怎么办?要是老板坚决不同意,总不能硬抢吧,那样也太不仗义了。
她叹了口气,转身就想往外走,打算去下一家碰碰运气。脚刚跨过门槛,老板突然喊住她:“等等,姑娘!你要多少药,尽管说吧,这个险我给你冒了!”
梁红英一听,满面笑容地回过脸来:“真的吗?那太谢谢你了,掌柜的!你真是大仁大义!我马上就去找人,五千块大洋的药品,我这就让人把钱送来!”
就这样,梁红英快步跑着回了曹家大院,通知了张紫阳和小丁,随后一同往药店赶。
到了药店,老板问张紫阳都需要什么药。张紫阳报出需求,老板一一查对,大部分药都有,只有一小部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