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张居正应道,随即继续:
“北方之大汉,反应最为直接。
其确已陈兵百万于汉州边境,旌旗招展,营垒相连,军势极盛。
领军之人,依旧是汉征西将军曹操。
然,观其动向,却似乎是驻防威慑之意多于即刻开战之心。
粮草调动虽频,却未见打造大型攻城器械或进行大规模渡河演练的迹象。
赵充国等将更是班师回朝,显然并无立刻挥师南下的命令。
依臣之见,汉帝虽怒,但却心存忌惮,或在等待时机,或因国内尚有掣肘,目前当是僵持对峙之局。”
听了张居正的话,朱胜微微点了点头。
“刘询这是在看朕如何消化汉州呢?”
朱胜冷笑一声。
“百万大军,日耗千金,他愿意看着,那就让他看着。
朕倒要看看,他大汉和我大明,谁更能耗。
传令谢玄,边军不可懈怠。
但亦不必主动挑衅,稳固防线,加快重建,便是最好的回应。”
张居正禀报完毕,目光转向一旁的谢安。
谢安从容接话,语气舒缓如溪流:
“陛下,南方喜讯频传。
南疆诸部、南诏国,已正式上表归降,请求内附。
其地暂由陛下先前指派的文素臣先生与拜月教主治理。
史侠士仁德宽厚,颇得南疆人心;
拜月教主精通异术,熟知地理,有他在,南诏也渐趋平稳,磨合比预期顺利。
目前正逐步推行郡县,兴教化,修道路,假以时日,必可为帝国南疆屏障。”
此时,侍立一旁的耶律南仙轻移莲步,上前微微一福,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但更多的是一种释然与决绝:
“启奏陛下,北辽亦传来消息。
在家师……在水母阴姬与萧家主持下,辽国大部已放下兵刃,接受王化。
王师所至,并未遭遇大规模抵抗。
唯有……唯有耶律大石,裹挟部分残部,北窜草原,如今下落不明。
辽地暂由水母阴姬与萧家维持秩序,只待朝廷派遣得力干员前往,接收治理。”
她说完,深深低下头,肩头微微起伏。
殿内一时静默,众人都明白她此刻心情复杂。
朱胜看了她一眼,语气温和却坚定:
“朕知道了。
辽地百姓亦朕子民,朝廷会妥善安排,必不令其再受战乱之苦。
耶律大石,疥癣之疾,已命东厂与护龙山庄追踪,掀不起大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