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月英刚刚在黄忠的搀扶下走下马车。
还未来得及细细打量这未来可能的居所,目光便被府门前一个徘徊犹豫的身影吸引。
那人身着文士青衫,腰佩长剑,面容熟悉,眉宇间带着几分风霜与踌躇。
“徐……徐元直?”
黄月英试探着唤道。
那身影一震,猛地回头,看到黄月英,脸上顿时露出惊讶与尴尬交织的神色。
“黄……黄小姐,你怎么会在此地?”
此人正是诸葛亮昔日在水镜先生那里求学时的同窗好友,徐庶,徐元直。
黄月英敛衽一礼,微笑道:
“徐先生,一别经年,没想到会在此地相逢。”
“我是来寻孔明的,你在此是……?”
徐庶闻言,脸上尴尬之色更浓。
他看了看诸葛府邸的大门,又看了看黄月英清澈的目光,叹了口气,苦笑道:
“不瞒月英小姐,庶……是听闻大明唯才是举,不论门第出身,故特来京城,想寻个晋身之阶,一展平生所学。”
他顿了顿,声音低了几分:
“来了之后,才听闻孔明他……早已在大明为官,而且颇受重用、
“前番更是在辽州与俞大猷将军联手,大破蒙古名将速不台,立下赫赫战功,名动京师。”
“我……我实在不知,此时是否该去拜访他、”
黄月英听闻,了然一笑。
她深知徐庶才华横溢,且性情耿直,只是时运不济,至今未遇明主。
如今看来,他也是被大明的气象所吸引。
却又因诸葛亮的成就而心生顾虑,文人风骨,不愿沾惹趋炎附势之嫌。
“徐先生多虑了。”
黄月英声音温和却坚定、
“孔明是何等样人,你还不清楚吗?”
“他若知你前来,必定欣喜。”
“大明既以才学取士,先生胸有韬略,正该毛遂自荐,何须因孔明之故而徘徊不前?”
“若因顾忌人言而错失良机,岂非辜负了平生所学。”
她侧身让开一步,做了个邀请的手势:
“我也是受孔明邀请,这才来到大明。”
“我与先生同去见他,可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徐庶看着黄月英坦然的目光心中阴霾顿时散去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