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裳之名,他自然知晓,那是宋国底蕴级的人物,修为深不可测。
他若亲自出手,擒拿一个尚未完全成长起来的孟珙,按理说应是十拿九稳。
然而,朱胜接下来的话却让他心中一震。
“可结果呢?”
朱胜语气中的讥诮之意更浓。
“数日过去,那孟珙依旧在东南纵横驰骋,接连又拿下来宋国多座城池,稳住了权力帮在东南的战线。”
“黄裳……嘿嘿,竟是连孟珙的身都未能近得。”
张居正眼中闪过惊异:
“黄裳竟失手了,是何人能拦下他?”
能拦住黄裳的,绝非寻常角色。
“权力帮一方,如今能够出手拦住黄裳的,恐怕也只有燕狂徒了。”
朱胜摇了摇头,指尖点了点密报。
“经此一遭,宋国那些尚在观望的武神、隐士,只怕更无人愿意主动对拥有‘大义’名分的权力帮动手了。”
张居正深吸一口气,迅速消化着这惊人的信息。
黄裳被阻,意味着赵构试图扭转东南战局的最后努力宣告失败。
朱胜继续道:
“更妙的是,李沉舟本人已亲率大军,以‘正朝纲’之名,自潭州誓师东进,兵锋直指临安。”
“临安如今剩下的,不过是些承平日久、不堪一击的禁军。”
“而因为李沉舟拥立了‘赵昺’这面大旗,四方不少持观望态度的守将、乃至一些地方大族,态度都已暧昧起来。”
原随云在密报末尾特意请示于朕,”
朱胜拿起密报,念出了最后一句。
“宋室倾轧,权力帮势大,临安指日可下。”
“臣请旨,是否需在此刻插手,抑或静观其变?’”
念罢,朱胜将密报放下,看向张居正:
“这权力帮,倒是好手段啊。选在朕大军牵制宋国主力于边境之际,行此釜底抽薪之事。”
张居正从震撼中回过神来,略一沉吟,脸上不禁也浮现出叹服之色:
“陛下明鉴。权力帮此举,确实堪称精妙。”
“李沉舟隐忍多年,一朝发力,便是雷霆万钧。”
“如今黄裳被阻,狄青等精锐被牵制在外,临安空虚,人心浮动……若无人干预,赵构确已是在劫难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