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宫,无逸殿。
檀香袅袅,源自南海的百年沉香在紫铜鎏金螭龙纹香炉中静静燃烧,淡白色的烟雾蜿蜒升腾。
御座之上,朱胜身着玄色常服,上绣暗金道纹,在透过高窗棂格照射进来的、被切割成束的午后天光中,若隐若现。
朱胜高居殿中,指尖无意识地、有节奏地轻轻敲打着光滑冰凉的紫檀扶手。
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与妃嫔江玉燕,一左一右静立于御座之后。
下首,张居正、谢安、高拱、贾诩等几位核心重臣肃然而立,如同殿中的盘龙金柱。
他们刚刚传阅完来自前线,由护龙山庄加密递送的最新情报。
那轻薄的纸张,此刻却重若千钧,在众人手中传递时,只余下细微的沙沙声,在这空旷而寂静的大殿内,清晰可闻,更添几分压抑。
良久,仿佛将殿中那沉凝的空气都吸入肺腑,又缓缓吐出,朱胜终于开口。
朱胜的声音平静,不见波澜,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原随云,做的不错。”
朱胜目光徐徐扫过殿下众臣,那目光并不如何锐利,却仿佛能洞悉人心。
“宋国边防虚实,各处关隘守将性情能力;”
“狄青的支援路线、兵力配置;”
“乃至临安城内,的微妙摩擦……皆在其掌握之中,纤毫毕现。”
朱胜的手指在扶手上停顿了一下。
“秦良玉能避开宋军主力,顺利东进,打开局面;”
“诸葛亮能天降神兵,潜入襄阳;”
“岳飞能精准预判,于关键时刻出兵,一举截断多尔衮后路……这其中,他原随云的确是居功甚伟。”
众臣闻言,皆是微微颔首。
正所谓“庙算多者胜”。
而这庙算之基,便是情报。
原随云这等能将阴影化为己用的人物,用得好,确能抵得上十万雄兵,甚至犹有过之。
朱胜顿了顿,语气转而带着一种清晰的欣赏,继续道:
“还有孔明。”
“羽扇纶巾,谈笑风生,便让襄阳这等宋国咽喉、千古坚城改旗易帜。”
“不费一兵一卒,不仅拿下战略要地,更得了吕文德、吕文焕兄弟这般擅长守御的宿将,及其麾下数万熟悉水陆战法的兵马,可谓居功至伟。”
“如今大势,清晰明朗。”
“吴玠、吴璘已降,宋国门户洞开;”
“吕文焕,吕文德归附,江河天险为我军所控。”
“宋国骨架已断,脊梁已折。”
“临安朝廷如今不过是靠着赵匡胤的个人威望和李沉舟的江湖势力在勉力支撑。”
“剩下的,不过是时间问题,一步步收网即可。”
朱胜说到这里,目光微转,似乎想到了什么,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
“若是胡宗宪那边,也能说动那孟珙归降,更是锦上添花。”
张居正上前一步,躬身接口,语气沉稳而有力:
“陛下圣明。”
“前线诸将用命,谋臣效死,方有今日摧枯拉朽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