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北胡战事,区区中原的乱象不为大,王家纵然做的很好,相对于蒙家,还是不如远矣。”
“信!”
“刚才的话,有保留吧?”
“尽可畅言!”
“……”
老者静静聆听,信的分析,有些妙处,有些心得,有些远见,也有些小小的稚嫩。
然则。
以他这个年岁,以他现在的见识,已经颇为不易了。
蒙氏一族和王氏一族的争锋都看到了,他们都曾在帝国一天下的过程中立下莫大功劳。
一晃。
多变。
“老师!”
“我觉……始皇帝陛下不会轻易立下太子储君的。”
“若是有心,这些年来,机会很多。”
“是以,我觉……不到最后一刻,太子储君之位不会出现的,那就……就是一件麻烦之事。”
“中原之事,王氏一族有机会。”
“的确不是大的机会。”
“真正大的功劳,可以相参秦国文信侯吕不韦之事。”
“这一次中原救灾的人是公子高,其母是丽夫人,数十年来,颇受始皇帝陛下宠爱,未必不会爱屋及乌。”
“威武如当年的赵国武灵王,在立下子嗣之时,尚有那般心思,始皇帝陛下……未必没有。”
“始皇帝陛下,固然天子,也是人!”
“那位公子高这一次中原救灾治灾,虽说同王氏一族没有什么交集,但……我觉他们必然已经接触过了。”
“王家肯定会接触他的。”
“王家需要公子高。”
“公子高同样需要王家。”
“若如所想,则……帝国的隐患也就存在了,早晚会出现的。”
“……”
太子储君!
始皇帝陛下绝不会轻易立下。
这一点……年轻人很有自信。
始皇帝陛下对于权势的把控很强,前些年,不立下太子储君,还有足够的理由。
而今。
时机是合适的,始皇帝陛下亦是没有那个心思。
只怕,非有到最后的关头,才会立下储君。
具体是谁?
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