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地处南北要冲,往南连接中原腹地,往北首通边关诸镇,往西可入陇右,往东可达幽燕。这等西通八达之地,正是布局北疆的最佳支点。”
顾长庚的指尖在舆图上画出一条纵贯线,
“更妙的是,此地既是商贾往来必经之路,信息灵通;又因地处边陲,朝廷掌控相对薄弱。在此布局,既可以此为支点,撬动整个北疆商路,又能避开过多耳目,实在是不可多得的要地。”
陆白榆静静地听着,眼中闪过一抹赞赏之色。
她这位大伯,虽出身将门,长于沙场征伐,但对大势与布局的敏锐,远超常人。
“侯爷一语道破关键。唯有掌控此地,我们在这北地才算真正扎下根,才拥有与各方周旋的底气。”
陆白榆指尖轻点朔州以北的大片区域,“只是,这五百多人抵达边疆后,该如何安置?又能以何业维系长久嚼用?”
“你看这里,云沧河下游,有大量因战乱抛荒的肥沃土地。前朝曾在此设军屯,后来废弃了。我们亦可在此重建军屯,战时为兵,闲时垦殖。塞外牛羊马匹价廉,可购入畜养。”
顾长庚神色一肃,抬手指向舆图北疆与草原接壤的一片区域,
“北地缺乏精细手工业,我们可寻找工匠在这上面做文章。如此,粮食、肉食可逐步自给。更可与周边部落贸易,以茶叶、布匹、手工制品换取他们的皮毛、马匹。这,才是长久立足之本。”
陆白榆目光随着他的指引,在心中快速勾勒蓝图。
军屯、畜牧、手工业、边贸。。。。。。
这将是一个集军事、生产、贸易于一体的庞大计划。
“那这五百余人的日常嚼用是多少?”陆白榆仔细听着,若有所思地问道。
“按边军旧例,一人一日至少需粟米一升,盐三钱。”顾长庚如数家珍,
“五百多人日耗粟米五石半,月需一百六十五石。这还不算肉干、菜干。”
陆白榆心算片刻,顿时觉得自己的小金库有些不够用了,
“光养活这批人,便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但咱们的目标不仅仅是活下去,所以光是侯爷所说,还远远不够。当务之急,咱们要先把南北商路打通。”
“阿榆深谋远虑。”顾长庚微微颔首,
“朔州作为前沿枢纽,负责沟通南北,汇集物资信息;北疆屯垦基地则为根本,提供兵源、粮秣与战略纵深。两地呼应,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陆白榆淡淡一笑,“侯爷谬赞。”
“阿榆何必自谦,你先是驱虎吞狼于青州,再未雨绸缪于朔州,如今更是谋划北疆根本。”
顾长庚靠回车壁,看着眼前这个心思缜密、谋定后动的女子,轻叹一声,
“这走一步看十步的本事,世间又有几人能及?!”
“这不过我构想的蓝图罢了。”陆白榆摇了摇头,语气清醒,
“朔州不同歧阳,乃一州之府,想要拿下它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