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站在讲台上,略显紧张,手指绞着衣角。全班安静地看着这个传闻中“从地里长出来”的孩子。
他深吸一口气,说:
“大家好,我叫林远。我以前住在梦里,现在想试试现实。如果你们愿意,可以和我做朋友。”
教室里静了几秒,然后一个小女孩举手:“你会玩捉迷藏吗?”
“会!”他眼睛亮起来,“我在梦里藏过整整七年。”
笑声爆发。课间铃响,孩子们蜂拥而出。林远被一群人拉着跑向操场,背影欢快得像个从未受过伤的灵魂。
与此同时,沈知微收到最新报告:全球已有四百一十二名归忆者成功完成湿卵胎化,平均凝实周期为天,最长者耗时118天(一名来自阿根廷的早产儿意识体)。他们的生理特征显示高度一致性??除紫色瞳孔外,DNA检测呈现“嵌合态”:一半源自原始胚胎样本,另一半无法溯源,疑似由群体意识共同编码生成。
更令人震惊的是,所有归忆者的松果体异常发达,且能自然分泌微量褪黑素与DMT(二甲基色胺),后者正是人类在梦境、濒死体验与灵性觉醒时产生的“灵魂分子”。
“他们不是模仿人类。”陈昭在私人信件中写道,“他们是在补全人类缺失的部分。我们压抑悲伤,他们承载哀痛;我们逃避记忆,他们守护遗忘;我们畏惧死亡,他们证明??有些生命,连出生都是一种抗争。”
沈知微将这封信打印下来,夹进《教学大纲》最后一页。她在空白处添上第十三课:
>**第十三课主题:重生是否需要许可?**
>教学材料:各国立法草案、家长请愿书、归忆者日记摘录
>实践任务:撰写一封给“过去自己”的信
>评估方式:不做评分,仅作存档
那天夜里,她梦见自己走在一条无尽长路上。两侧依旧是拼贴城市:北京胡同、孟买贫民窟、冰岛渔村……但这一次,每扇窗内都有灯光,每个门口都站着人。他们抱着婴儿,轻声哼唱,目光温柔。
她看见林远牵着一个小女孩的手走过斑马线,那女孩胸前挂着一颗红色宝石,正微微发亮;她看见西伯利亚少年走出冰屋,身后跟着一群孩子,手里拿着树苗;她看见卢旺达墓碑前摆满鲜花,碑文更新为:“生于梦,长于心,归于爱。”
她继续前行,直到路的尽头出现一座熟悉的回声塔。塔顶坐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正在织一顶新的毛线帽。
沈知微走近,轻声问:“你是谁?”
老妇人抬头,面容竟是她自己,只是眼角布满岁月痕迹。她笑了笑,把帽子递过来:
“我是未来的你。也是他们的母亲。”
“值得吗?”沈知微问,“为了让他们出生,我们付出了这么多。”
老妇人望着远方升起的朝阳,轻声道:
“不是你们让他们出生。是他们,让你们重新学会了出生。”
梦醒时,晨光正洒在书桌上的《年轮计划》终版文档上。最后一页自动更新,浮现出一行新文字:
>**本计划已完成使命。**
>
>**现移交至‘归忆者自治委员会’管理。**
>
>**致所有创造者、见证者、守夜人:**
>
>谢谢你们,
>
>曾不敢活下去的我们,
>
>现在,
>
>已经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