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华夏十大名将排名 > 第685章 扶风班氏后裔(第1页)

第685章 扶风班氏后裔(第1页)

“爨氏家族的先祖乃是班彪、班固的后裔,当年班氏家族为大汉立下大功,受封‘采邑于爨地’。

班固含冤被害后,他这一脉的后裔害怕受到朝中政敌的清算,族人们开始不断南迁,并且不敢再以班氏为姓,而是以当年封地爨地为姓。

伴随着氏族的兴衰而不断南迁,先后经上庸、巴蜀而进入南中,并通过以通婚联姻等方式,逐渐在南中站住脚跟,依靠家族积累的学识,渐渐成为本地的豪族,这就是益州郡爨姓的由来!”因为有王翦负责军事上的事情,赵充国则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政务等其他方面,特地研究过益州郡的三大家族。

爨氏家族在东汉末年开始渐渐崛起,强盛于东晋,直至唐玄宗李隆基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受到唐王朝扶持的南诏王阁罗凤的打压,才彻底结束了爨氏家族在南中的统治。

爨氏家族在天南独霸四百余年,前后经历了七多个世纪,其家族统治时间之长,乃至于魏、晋以后的史官多将云南土着民族统称为“爨蛮”,从而取代了先秦至汉代十分流行的“蛮夷”或是“南蛮”的称谓。

正如赵充国对于三大家族的精准分析。

原本历史中,益州郡最先谋反的就是雍氏家主雍闿。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雍闿听说刘备病逝于永安,变得更加穷凶极恶。

身为益州郡大姓的雍闿,联系了越巂夷帅高定、牂牁太守朱褒起兵作乱。

但是因为雍闿在益州郡的名声很差,当地无论是汉人百姓还是夷人部落皆不愿跟随雍闿起兵作乱。

雍闿于是联系了本郡的另外两大家族爨氏与孟氏。

爨氏始终秉持中立的原则,既不参与造反,也没有出手阻止对方。

而孟氏家族倾向于当时的蜀汉政权,并不愿意跟随雍氏造反。

雍闿于是绑架了孟获的父亲与弟弟,让孟获对益州郡内的异族部落散布谣言:“朝廷想要征收三百头乌狗,而且胸前都得是黑色,还要三斗螨脑、三千根三丈长的斫木,你们能拿得出来吗?”

孟氏家族因为在当地名声极好,虽然是汉人的大族,但是当地各夷人部落都愿意相信孟氏一脉,于是决定跟随雍闿作乱。

在诸葛亮南征,雍闿为首的造反势力被灭后,孟氏家族与爨氏家族立刻归降诸葛亮。

诸葛亮收降益州豪族爨习、孟琰、孟获,三人都进入蜀汉的朝廷为官。

爨习官至领军,孟琰为辅汉将军,孟获则是御史中丞。

爨习后来还跟随诸葛亮上书参与了罢黜李严的行动。

蜀汉建兴九年(公元231年)春,诸葛亮北伐,李严负责后勤补给。

当时的形势,是继第一次北伐后,蜀汉最好的一次机会。

诸葛武侯在第一轮大战中,大破郭淮、费曜于祁山,又在卤城之战中击败司马懿,还割走了当地的麦子,完全具备了打持久战的可能。

此战过后,一生在战场上侵略如火,那个敢于千里“飞车擒孟达”,六十岁高龄,在辽东的天险下,奇袭襄平的魏国顶级战略大师司马懿,碰见诸葛亮时,再也不提进攻的事了。

一个字,就是“拖”,只要能把蜀军熬走,再难堪的事情,也得忍!

结果蜀汉政权的二把手李严,害怕诸葛亮北伐成功后,他的大权再次被削弱,竟然以阴雨连绵,粮草运输供应不上为由,请求诸葛亮退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