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本就因为凉州的叛乱而焦头烂额,北军已经去了凉州平乱,部分朝臣认为西南偏远,不如直接放弃益州郡。
时任太尉掾的李颙想脱离朝廷,返回地方为官,主动上书汉灵帝请命平叛,被擢升为益州郡太守。
当时的益州刺史庞芝,连续两次出兵平乱,皆宣告失败。
李颙抵达蜀郡后,分析了庞芝失败的最大三个原因,益州郡易守难攻,州兵皆是常规招募的本地兵,不熟悉益州郡的山川地理,以及庞芝有治理州郡之才,却没有统军的能力。
李颙根据庞芝失败的原因,立刻做出针对性调整:
其一,花费重金,以及采取各种减免赋税与徭役的措施,在渠江流域招募两万余板楯蛮士兵。
其二,采取分化瓦解的战术,利诱了一些并不坚定的部落,最终瓦解叛军联盟。
其三,通过快速突袭战术,成功击溃叛军主力,并营救出被囚禁一年有余的前益州郡太守。
板楯蛮是賨人中的勇士,属于古代巴人的分支。
巴人部落最早的首领叫做蛇巴,故而他的部落族人以巴人命名。
巴人早期一直生活在长江上游的嘉陵江附近,以渔猎为生,但由于当地自然环境恶劣,物质条件艰苦,巴人形成了勇猛剽悍的民风。
商朝末期,纣王昏庸无道,因为纣王曾经多次派兵讨伐巴人部落,在周武王高举旗帜,讨伐纣王时,巴人首领蛇巴率领麾下的勇士参与了武王伐纣。
“板楯蛮”在灭亡商朝的过程中,多次冲锋陷阵,不惧生死,立下大功。
由于“板楯蛮”的贡献,周武王在分封七十一个诸侯国时,巴人部落被分封为“巴子国”,简称巴国,在嘉陵江与渠江一带。
春秋战国时期,巴国政治军事实力急剧膨胀,然而他们却没有赶上好时候。
因为北方的秦国在经过商鞅变法后,国力日益强盛,最终巴国在秦惠文王时期,被名将司马错所灭。
残存下来的巴人害怕被秦国灭族,开始自称賨人,并南迁到了滇池附近。
秦汉交际之时,賨人部落异常活跃,多次参与影响历史的大事件。
在刘邦还定三秦,韩信“兵出陇西,暗度陈仓”时,賨人用军中战舞“巴渝舞”助汉军定三秦。
刘邦统一华夏,建立大汉后,该“巴渝舞”也被引入宫廷,深受皇室与王侯们的喜爱。
东汉开始,賨人们多次东征西讨,他们以长戈、木盾为武器,骁勇善战,在当地号为“神兵”。
朝廷官吏以其外形特别,又因为在民间賨人中的勇士被称为“板楯蛮”,朝廷官吏认为形象完全符合名字,并且简单明了,故而官方开始将賨人称作“板楯蛮”。
…………
喜欢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请大家收藏:()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