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驹就问:“期思君,后面什么情况?”
期思君摇头说:“我也不知道,我去看看。”
不一会儿,期思君回来了。
只见期思君满脸惊恐的说:“不好了,唐朝的主力大军来了。”
一听说是唐朝的主力大军来了,在场的一众封君的脸色顿时都变了。
景驹没想到唐朝的反应会这么快,就说:“唐朝来的怎么会这么快?这怎么可能?”
军队的调集是需要时间的,他们叛乱才一天时间,唐军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准备好?
江君说道:“期思君,你看清楚了,你确定来的是唐朝主力军队,不是其他郡的郡兵?”
郡兵和主力军队的差别还是很大的,主力军队都是野战军是真正的精锐,要是向晋卫军、神策军到了,他们就只能灰溜溜投降,但要来的只是郡兵,那就还能打。
各郡的郡兵基本上都是临时征集的壮丁,这些人的战斗力很有限。
唐朝有法度不到战时,是不允许郡守征集军队的,以防止割据现象出现。
期思君却摇头说:“我看清楚了,来的人打着杨字旗,绝对是朝廷的主力。”
杨字旗,听到这三个字景驹倒吸一口冷气。
朝廷里打着杨字旗的将军,就只有一个,杨端和。
而他手上统领的正是唐朝三大野战军之一的神策军。
神策军居然这么快就来了。
“景公,我看情况不对,咱们还是先撤吧!”
一个封君听说神策军到了,立马就想开溜。
其他人也是蠢蠢欲动。
景驹还想挣扎一下,可已经有人跑了。
见此景驹知道大势已去。
期思君就说:“景公,咱们快跑吧!”
景驹颓然的点点头。
这一跑他就再也不是蔡侯了,而是通缉犯,以后都得夹着尾巴做人。
景驹已经有点悔不当初了。
早知如此就不该听期思君的挑唆叛乱。
但事到如今再后悔也没用了。
景驹换了身小兵的衣服,带着十几个亲卫想趁乱离开。
本来他和期思君是一起走的,但突围的时候两人走散了。
等两人再见面的时候已经是在寿春大牢。
景驹被擒的原因很滑稽。
他本来是想逃往江东,然后去闽越国,景驹想借闽越国来反击唐朝。
结果他在淮河边就被抓了。
唐朝法度,出门要有通传,也就是后世说的路引。
景驹当然没这玩意儿,船夫见他没有通传,就偷偷跑去官府举报了他,景驹就这么被抓了。
期思君被抓就更滑稽,这位化妆成女人,想趁乱溜走,可他化妆术过于拙劣,一下就被朝廷的军队认了出来,当场被抓。
这两人被抓后都被送进了寿春大牢等待审决。
而其他参与的封君,除了少数回到封地之后,被唐朝的中央军队击破,或死或降,其他大部被擒。
田乐业听说神策军来了,立刻打开城池,出门迎接杨端和。
“大将军,多亏你及时来到,否则寡人沦为俘虏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