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皇后?赵姬听说过赵媛的故事,听说思皇后协助废太子谋反,本来是要被废掉皇后之位的,结果她赶在皇帝的诏书来到前就自杀了,最后她皇后的位置非但没被剥夺,还得到了追封。
郭瑗之看话说的差不多了,就从袖子里取出一瓶毒药放在桌上:“怎么选?你看着办。但你要是选错了你的儿子,你的家族都是万劫不复。”
说完,郭瑗之就走了。
要是换了赵媛、孟赢这种见惯了大风大浪的,肯定不至于背着三言两语就吓得自杀。
但赵姬本来就没什么政治斗争的经验被郭太后这么一吓,赵姬已经完全傻了。
为了保全儿子和家族,赵姬选择了服毒自尽。
赵姬死后,郭瑗之就把弑君的罪责都扣在了她头上。
姚贾虽然觉得事情有疑,但赵姬已死,他也无法再行查证。
赵姬死后被以庶人之礼下葬,她才刚满月的儿子田宣被郭太后扶上了皇位。
郭瑗之以太皇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总揽军政大权。
下了朝后,姚贾看着头顶的乌云,叹了声:“要变天了!”
当天,姚贾就递交了辞呈。
郭瑗之正想着要挤走姚贾,让他主动递辞呈,当即就准了。
姚贾辞去相位后,郭瑗之任命了内卫出身的赵广为丞相。
此举引得朝臣颇有微词。
群臣都认为赵广的才能根本不足以担任丞相。
郭瑗之当然也知道这一点。
不过她需要的只是一个听话的傀儡,而不是一个有能力的丞相。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郭瑗之搬出了韩非的话。
这下群臣没法再反对了,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赵广担任丞相。
赵广这家伙除了会整人,根本就没什么才华,他当了丞相以后,朝政大权全落到了郭瑗之手里。
郭瑗之掌握大权后,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颁布推恩令。
不出意外,这次再次遭到了群臣的反对。
御史大夫萧何说:“朝廷军备不齐,不可贸然削藩,太后以推恩令削诸侯之权,天下必反。”
“请太后收回成命!”
群臣都跳出来反对。
郭瑗之气的不行!
她以为弄死了李斯,除掉了田彻,赶走了姚贾,她就是这大唐唯一的话事人了。
不成想还有这么多不识相的人敢出来反对。
郭瑗之把赵广叫进宫里。
“赵广,你说这些朝臣都反对朕,朕该怎么办呢?”
郭瑗之称制以后,一切制度都照搬皇帝,连平时对自己的称呼都成了朕。
赵广一脸谄媚的拱手说:“太后啊,臣是内卫出身,我们内卫在抓捕犯人的时候,很多犯人也会不服,只要揍一顿就好了。”
“揍一顿?”郭瑗之皱了皱眉,显然觉得这办法不太好。
赵广笑了笑,又说:“太后,其实这些公卿之所以反对您,就是蔑视您的权威,想让他们听话,只要您杀掉几个就好了,把那些不听话的都杀了,剩下的谁还敢再挑战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