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邯说道:“当然是关中,当年先帝营建西京长安,正是为了应对今日,关中之地沃饶千里,又有函谷天险,足可抵御叛军。”
“不可不可啊!”
章邯刚说完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臣就站了出来,颤抖着拱起手道:“太皇太后,汉王根基久在汉中,汉王翻盘,必然会返回汉中引汉中之兵攻打关中,朝廷迁都关中这不是撞到叛军的怀里?”
群众都站出来附和,不赞成章邯迁都的提议。
郭瑗之询问这个老臣:“那你说说,朕该怎么办?”
这老臣说:“应该火速和叛军议和!叛军之所以起兵,非是被陛下的推令所迫,既然如此,太皇太后就应该取消推恩令。”
“呵呵呵!”郭瑗之噗嗤笑了出来。
她看着这位老臣:“这次汉王说要清君侧诛妖后,他们要讨伐的目标就是朕,讲和的话,他们要朕的脑袋,你的意思是让朕自己把头砍下来,和叛军讲和是吗?”
“哎呀老臣绝无此意啊!”
这老臣被吓得赶紧跪地求饶。
“绝无此意!”
郭瑗之哼了一声,吩咐道:“来人,将此贼拖出去乱刀分尸,灭其全族!”
“是!”
侍卫立刻就进来拉人。
这老臣连连求饶还是被拖了出去。
一直到那声音远了,郭瑗之才说:“朕绝对不会和叛军讲和,绝不!从今以后,朝中但凡有议和者,刚才那老贼便是下场!!”
说罢,郭瑗之又看向章邯,态度变得温和了不少:“章邯,你说的迁都的这个计划不错,不过汉王的叛军必须要打掉朝廷才能安心迁都。”
“朕想拜你为将,让你统帅羽林卫前往汉中平定叛乱。”
章邯拱手说道:“臣受太祖高皇帝大恩无以为报,陛下但有驱使,臣敢不从命。”
郭瑗之听了以后很高兴。
“善!”
这时,国尉郎周站出来说道:“太后,汉王威胁关中,的确麻烦,可如今朝廷真正要面对的,还是齐国和楚国,这两国距离洛阳太近了,羽林卫又是拱卫京师的主力,国被调走,恐怕洛阳空虚。”
郭瑗之早就想好了对策,道:“这个好办,朕把神策军从北都调回来,让他们拱卫洛阳。”
郎周又道:“此次叛乱,以汉王为首,齐、楚、代不过响应,齐楚暂且不提,代王乃汉王之子,故臣以为朝廷在打击汉王的同时,应当对代国也发起攻击,以免两国对朝廷形成夹击之势。”
郭瑗之点了点头:“朕这就写信给禁卫军的大将军蒙恬,让他率领禁卫军平定代国。”
“等灭了代国,果然在把禁卫军调去齐国,挨个收拾这些叛贼!”
郭瑗之咬着牙说。
这些个逆贼,居然敢造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次非把他们碾成齑粉不可。
章邯很快就带着羽林卫出发了。
天佑元年五月十日。
章邯率军出发不久后,神策军的大将军尉缭给朝廷回了信。
尉缭在信里面说,如今诸王作乱晋国虽然还没有起兵,但也需要防备。
禁卫军留在邯郸可以震慑晋国,拱卫朝廷北面的门户,同时还能够和禁卫军形成呼应之势,维持北方的全面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