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出宫,还没带上千牛卫大将军马荣,天晓得李存希是跑哪里去了。
上官婉儿被一众宰辅烦透了,索性直言道:
“陛下最近心烦意乱,念及前唐太宗皇帝之事,为子孙后代忧虑。”
几位宰辅听闻此言,面面相觑。
当今皇帝李存希之所以心烦意乱,居然是因为前唐的太宗皇帝。
前唐太宗皇帝心思难断,宠幼灭长,最后引得太子和青鸟之争,使得皇家丑闻公布天下。
如此皇帝,最后联手儿子拱手让江山,这等丑闻,一直不曾有人主动提起,直到前周时期,李显将之大白于天下。
一夜之间,太宗皇帝的名声两级反转。
甚至民间都有人说,虎毒不食子,然太宗皇帝之毒,世所罕见,逼死双子,其德不配位。
更有甚者,编造前唐太宗皇帝、前唐高宗皇帝,前周皇帝三人之间的故事,吊人眼球,引一些打赏。
诸如此类,数不胜数,本朝自建立以来,一直严令禁止不准宣讲,却无济于事,反倒是将太宗皇帝的名声越抹越黑。
时至今日,李存希称帝半年多,这些话语或多或少都传到了李存希的耳朵里。
想通了这些事情,几位宰辅立马就看向了站在最后面的梁王武延昊。
武承嗣瞪着眼睛,大喊道:
“你这个逆子!”
“陛下令你出去,是为了让你整顿吏治,让你为天下百姓造福。”
“你怎的把民间的那些谣言听了个遍,还带进宫里告知陛下?”
武延昊满脸懵逼,这些话他敢听,可不代表他敢跟李春喜说。
再说了,太宗皇帝故事里的另一个当事人,夏王武曌,现在可还活着呢,他更是对方的侄孙。
他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去说夏王武曌的坏话。
“我冤枉。”
武延昊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除了你还能有谁啊?”
武承嗣露出恨铁不成钢的表情。
他这话说的也有道理。
李存希称帝之后,面见李存希的大臣都时刻保持君臣之间的距离,也就是武延昊敢在李存希面前嘻嘻哈哈。
虽然说陆大有也能这样,可陆大有根本就不是个想到什么说什么的人。
所以,唯一一个,能让李存希受到影响的人,就是武延昊了!
上官婉儿轻轻咳嗽了一声,替武延昊解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