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青山湖区龚国芬电池销售中心成立 > 488换命(第1页)

488换命(第1页)

解烦楼内安安静静。

屏风后的香炉里,灰白色的烟飘摇至房顶,在斗拱间缭绕。

陈迹许久没有说话,他好不容易隐忍克制的走到这里,不敢走错一步。他不清楚自己说出所求之事后,这位毒相是会因功劳满足他。。。

青鸟飞过山脊时,天边正燃起晚霞。那抹红如血浸透云层,映得整座青山仿佛在燃烧。老农妇手中的纺锤微微一颤,丝线断了,垂落在地,像一条未说完的命脉。她怔怔望着青鸟远去的方向,喉头滚动,似有千言万语被什么力量轻轻推至唇边??可她终究只是叹了口气,弯腰拾起线头,重新缠绕。

但她不知道,那一声轻叹,已在忆脉中激起涟漪。

千里之外,忘川渡口的石碑前,沙土忽然微微隆起,一株白花破土而出。花瓣初绽,竟泛着幽青光泽,花心处浮现出极淡的一行字:“**林疏归矣**。”旋即消散,如同从未存在。守碑少年揉了揉眼,以为是暮色迷蒙所致,却不知他脚下的土地,正悄然苏醒。

而在忆堂深处,“承忆双生”之一的小青忽然睁开双眼。她本在默诵《启冥曲》第七章,此刻却猛地抬手按住眉心,指尖发烫。姐姐小禾立刻察觉,握住她的手:“怎么了?”

“我……听见了。”小青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有人在叫我。”

“谁?”

“我不知道名字,但……他是源头。”小青望向窗外渐沉的夕阳,“就像河流记得大海,我也记得他。不是记忆,是血脉里的回响。”

小禾沉默片刻,缓缓从怀中取出一枚铜牌??那是阿舟化作青尘前留下的唯一信物,后来由长老们供奉于述苦殿最深处,如今却被她悄悄带出。铜牌表面原本黯淡无光,此刻却隐隐浮现一丝微弱的青纹,如脉搏般跳动。

“他说过,每个记得的人,都是林未央。”小禾低语,“可若林未央从未真正消失呢?”

这句话落下,殿内所有漆黑木匣同时震颤了一下。最深处那个曾释放青烟的匣子,缝隙中渗出一缕极细的雾气,在空中盘旋片刻,最终凝成两个字:**未烬**。

与此同时,西域戈壁的观劫塔废墟之下,大地深处传来闷雷般的轰鸣。残存的逆忆之力本已沉寂,此刻却如野火复燃,沿着地下裂痕迅速蔓延。那些曾被净化的黑色玉核碎片,竟在沙砾间缓缓聚合,虽未成形,却散发出令人心悸的波动。

有人,在试图唤醒什么。

京城国子监新立的“正史阁”内,一名年轻史官正在誊写《东陆通鉴》。他笔下所记皆为太平盛世、君贤臣忠,连三百年前的焚书夜也被美化为“涤荡虚妄,重定纲常”。可当他写到“肃言司”三字时,毛笔突然折断,墨汁溅上纸面,竟自行延展成一幅画面:无数人跪伏在地,双手捧头,面容扭曲,仿佛正被无形之手掏空灵魂。

他惊骇后退,却发现四壁画像中的古人全都转过了脸,直勾勾盯着他。

“你们……不该忘了我们。”一个声音从笔洗中传出,冰冷而清晰。

他疯了一般冲出门外,却见整个京城笼罩在一层灰雾之中。街道上的行人步履僵硬,眼神空洞,口中喃喃重复着同一句话:“天下大同,无忧无虑。”而高耸的城楼上,一面从未见过的旗帜悄然升起??白底黑纹,图案是一只闭合的眼睛。

净忆计划,并未终结。

它只是换了皮囊,再度降临。

忆堂第八十一弟子陆昭正在南方巡查,途经一座荒村。村中无人,屋舍完好,炊烟袅袅,锅里饭菜尚温,却不见半个人影。他在祠堂前停下,发现族谱被整齐撕去最后三页,香炉下压着一张纸条,字迹潦草:

>“他们来收记忆了。

>别回头,快走。”

他心头剧震,正欲离开,忽觉颈后一凉。回头望去,月光下站着七个身影,灰袍覆体,面无痕迹,正是“忘者”。但他们今日不同以往??步伐缓慢,动作滞涩,甚至有一人抬起手,似乎想说什么,嘴唇开合,却只能发出破碎音节。

陆昭猛然醒悟:这些“忘者”正在恢复记忆,可这过程太过痛苦,他们的身体无法承受,正在崩溃边缘。

“你们……是谁?”他试探着问。

其中一人缓缓抬头,眼中流出鲜血般的泪水,用尽力气挤出两个字:“……母亲。”

陆昭跪倒在地,抱住了那人。他知道,这是某种信号??逆轮阵的力量仍在延续,忆脉并未断绝。可他也明白,敌人不会给他们太多时间喘息。

三日后,他带回消息,忆堂震动。

小禾与小青召集八十一弟子议事。年仅十二岁的她们端坐主位,神情沉静如古井。小青开口道:“净忆之源未灭,反而借百姓对安宁的渴望滋生蔓延。如今他们不再强夺记忆,而是诱使人自愿遗忘??以‘幸福’为名。”

小禾接道:“我们必须重启《启冥曲》,但不能只靠一人吹奏。阿舟先生用生命换来的是火种,不是终点。现在,该让它燎原了。”

众弟子哗然。有人质疑:“逆轮阵需献祭记忆,若人人传习真音,岂非人人皆可能成为牺牲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