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明珠市郊,下了高速,冯采薇提议自己开车,这样省得老在司机耳边指手画脚,而且容易错道,有时候错一个道就要多绕几里甚至十几里路。
段凤清让司机和秘书坐到后排,她坐在副驾驶位置,好好欣赏明珠的城市建设。
对冯采薇说道:“上次到还是几年前,这个城市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
“是呀,小时候我和姥姥姥爷过来玩,那时候的明珠除了外滩,别的地方也就一般,十来年过去,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
冯采薇感叹说道:“赵长安住的那个地方,去年二期的别墅,单价超过一万一平米,一套普通的联排别墅就是两三百万,这等于是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不吃不喝干一百五十年的工资。”
“你和客运公司那边谈的怎么样?”
对于这件事情,段凤清有所耳闻,不过她这时候才暂代冯建飞,而且像这类小事情,也根本不需要她去过问,由分管领导负责就行了。
这一路上段凤清没有过问,是害怕问了早了万一有啥不过问一下不合适,现在问是因为已经到了明珠,等会到了刘奕辉家里,就没有时间再问了。
等到吃了午饭,冯采薇自然是告辞,段凤清估计自己以后还不知道哪年再见到这个晚辈。
问一下,也不过是表示一种关心的态度而已。
而且段凤清估计这个合同是泡汤了,要不然冯采薇也不会这么早就回公司上班。
“那边说还需要再考虑考虑,不过我估计他们会选宇通。”
冯采薇满脸无所谓的说道:“我本来就不是销售员,谈不成更好,省得我两头跑,还要提供金融贷款。”
段凤清点点头没有说话,表示自己知道了,其实在她心里面觉得客运公司这么做是对的。
一个是已经很成熟的客车,而且价格很公道,一个是打着合资牌子的客车,至于适不适应国内尤其是山城的城乡道路,还有经常是坑坑洼洼的国道,还是一个未知数。
只要是理智的选择,结果不言而喻。
“赵长安这个人,在商业和商业眼光上面很优秀,而且他有着一个优点,就是从来不为了发展经济而破坏环境,相反我觉得他一直都希望为环境保护做一些正面积极的事情。从一开始的苗圃产业,再到蔷薇文旅,听说在淀山湖这边搞的农庄,还有在新安江上游搞的绿色有机产业,都是如此。”
段凤清说道:“虽然采薇你是郑市人,可既然在山城住了几年,也算是半个山城人。你们都是山城能走出去的优秀人才,也希望你们之间能够互相通气,走出更加好的未来,让山城以你们为荣。”
“段姨,赵长安可以,我可不行,我比他差了十万八千里。不过你说我算是半个山城人我认,将来有机会的话,能够为山城做一点事情,我一定会责无旁贷。”
冯采薇可是在郑市那边的团里面干了几年的优秀人才,对于这种场面可以说是轻车熟路,说的有理有据有人情。
不过她在话里面清楚的把自己和赵长安隔开,很显然对赵长安有着不轻的芥蒂。
段凤清没有再说什么,她可没有兴趣和精力当什么和事佬,她只是要清楚的表达出来她的立场和意见,至于听不听,那是冯采薇的事情。
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她的这个司机和秘书跟了自己好几年,自然是信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