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将来到了京城我介绍给你认识!”
余令加重了语气,很是认真道:
“我相信,见了他,你知道他的过往后你一定会惊掉下巴,他实在太难了!”
“求学之路很难么?”
“嗯,他太难了”
余令十分期待两人见面的那一天,一个东厂刑案司杀人无数的档头,一个饱学之士,两个人围炉而坐……
是讨论如何杀一个人最快,还是讨论圣人这句话到底是何意?
他娘的,想想都刺激啊!
钱谦益笑了笑,忽然道:“守心,你能不能给内阁写个折子,把长安这边的变化再好好的说说?”
“你可以写!”
“我辞官了我还能怎么写?”
余令想了想后认真道:
“没用的,他们的心就不在这上面,我写了他们会看,他们会把功绩给我,他们会齐心去改变这个制度?”
余令嗤笑道:“算了吧,我不会热脸去贴他们的冷屁股,不耽误他们查案!”
钱谦益叹了口气,他其实是知道土豆的。
万历年间这玩意就来到了大明,最初被种在皇家园林的太液池边上。
因开白色花被认为不祥,后被移至菜户营。
菜户营种了一季,他们在试吃之后觉得味道不好,不应该出现在皇帝的案桌上,就把这贡品扔到了一边。
所以,它失宠了!
番薯其实也早就来大明了。
内阁里堆积的折子有记载,福建遭受大灾的时候福建巡抚金学曾申请推广种植番薯。
可自从金学曾去世后,后面也不了了之了。
钱谦益明白,这就是余令说的制度问题,大推广需要朝廷。
如今余令不愿给朝廷写折子来做这件事,钱谦益也不再规劝。
余令没把这些藏着掖着就已经表明了余令的心。
“准备什么时候去榆林?”
“明日就出发!”
“这么急?”
“没法啊,你去了你就知道那里有多乱了!”
“比辽东还乱?”
“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余令和钱谦益闲聊着从书院离开。
长安一花椒铺子的掌柜望着余令等人朝着龙首原走去。
他现在在等余令离开,一旦余令离开,这长安就会发生大事。
这一次,他认为他要做的大事一定可以成功。
“门主,晋中来信了,举事的时间就定在过年之后,那时候衙门封印告假,是做大事的最好的机会!”
“嗯,告诉那些大户,正月初三!”